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的语言文字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在2006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30日

《教育部通报》第3期

  现在,我们召开2006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两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期间的语言文字工作,分析、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十一五”期间和2006年度的语言文字工作。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两会”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安排好“十一五”期间的语言文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明天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召开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座谈会,全面回顾总结50年来的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有利于我们继承历史经验,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我们要开好这次年度会,规划好“十一五”的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十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进展情况

  “十五”期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语言文字工作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认识到,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推动和支持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明确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地方和行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指导思想。语言文字工作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中心,紧扣新世纪初叶目标要求,以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为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依法行政,强化基础建设,注重社会服务,呈现出崭新气象,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十五”期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开始施行,19个地方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全国及地方人大与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联合组织了宣传贯彻法律法规的调研或检查,地方政府依法加强了监督管理;省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基本健全,地(市)级机构覆盖面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工作队伍总体上得到充实和加强。

  推动相关行业系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建立工作联系和协调制度,强化对重点领域语言文字应用的监督检查,语言文字工作要求纳入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相关行业人员培训考核内容和常规管理。“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以信息化为主线,规范标准建设及应用研究取得新成果

  组建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审定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项规范,完成《规范汉字表》草案的研制;积极推动中国文字国际标准化工作及与港澳台地区中文数字化方面的合作;制定《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课题指南》,面向全国招标立项;启动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教育教材和海外华人社区语言5个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建设,加强地方普通话语料库的建设;与高校合作共建了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和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启动了相关研究和字体设计项目。

  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陆续结项,其中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料库建设及深加工》实现了2000万字已加工语料的上网,并免费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十五”后期,根据需要对“中国语言状况报告(2005)”等十多个项目进行补充立项。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深化。召开汇报交流会,加强督导检查;配合推进素质教育和语文课程改革,组织“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考核评价研究;依托高校开展应用语言学研究和基础工程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在全国范围展开。24个一类城市、35个二类城市和7个三类城市通过上级评估认定,率先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新世纪初叶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步入科学、规范、稳步发展的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及相关管理办法发布,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测试领域逐步拓宽,全国测试人数累计达1800多万人次,培养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约4万名。测试手段自动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影响不断扩大。近五届推普周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主题,注重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宣传手段,各级政府、行业系统和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使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语言规范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向农村、西部及民族地区倾斜。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调研,举办8期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培训了十几个少数民族的700多名骨干教师。对部分省(区)的农村学校推普工作进行调研,初步了解了目前农村学校推普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对策。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的部署和指导,云南、广西等省(区)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将普通话培训内容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四)对社会语文生活的引导、服务积极有效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汇总和总结表彰工作完成,发布了调查数据,为语言文字工作决策和国家制定全面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进一步加强对方言、新词新语、网络语言、外文等使用问题的关注、监测和研究,组织了专题研讨宣传,与有关行业系统和高校共建5个相关监测与研究中心。组织对台湾语文动态的跟踪和对策研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地名标准化及盲文、手语规范化等工作。建成开通“中国语言文字网”,推动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共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7个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以及37个地级市(区)建成了自己的网站(页),初步建成全国语文工作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组织《汉语拼音方案》公布45周年纪念活动等宣传活动,加大信息通报和宣传引导力度,支持相关学术团体和社会单位开展研究、交流、培训和宣传活动,扩大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影响。

  总之,“十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推进,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显著增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和整体应用水平较“九五”期间有了较大提高,为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一五”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顾5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一)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找准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切入点,以服务求支持、求发展;(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把握和遵循语言文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在建设,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工作;(三)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依法行政,加强协作和宣传,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四)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进取精神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抓住关键点,掌握主动权,不断开创新局面。

  上述成绩和经验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兢兢业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国家语委向理解、关心、支持语言文字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勤勉敬业、无私奉献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以往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语言文字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语言文字工作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未能摆上应有的位置,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人员和经费不足,监督、执法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语言文字基础工程建设投入不足,语言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建立,规范标准制定发布的时效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语文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还不能适应国家信息化的要求。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下大力气改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能有较大的转变。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明确方向,规划好“十一五”期间的工作

  今后5年,我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语言文字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研究。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十一五”期间工作发展的基本脉络。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必然促使社会交往进一步扩大,更加频繁,语言文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作用将更为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不仅是克服交际障碍、增进交流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教育、通讯、媒体和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强烈的社会需求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机遇。要适应国家整体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力争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工作目标。这是我们规划、安排“十一五”工作的基本着眼点。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语言文字工作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中能说普通话的比例还未过半,落后城市约20个百分点,这种语言状况对农村发展市场经济、转移富余劳动力不利,制约了广大农民的致富和发展。当前,农民群众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很高、需求十分迫切。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月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示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我们必须把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解放农村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落实,取得实效。改变城乡之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不均衡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十一五”期间要着力做好农村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保证农村的新一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基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要加强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通话培训,帮助他们克服交际障碍,为其就业和生活提供便利。这两方面工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及早着手,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应该做出积极贡献。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化、信息化的影响,将使今后的语文生活更为活跃和复杂,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也更具有挑战性、更为艰巨。人们对语文生活的要求呈现多样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应用水平,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情况更为关注,对规范化标准化也会提出更高要求;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成为社会交际领域主导用语用字、交际障碍大大克服之后,一些人会将目光转移到濒危语言文字的保护抢救以及方言、繁体字的使用空间和地位设定上;重视外语学习使用、忽视中国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的现象,会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整体语文生活。社会语文应用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我们研究解决-外语词、网络上出现的新构词方式和表达方式等对传统的规范造成了冲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与港澳台地区的中文数字化合作和词语使用方面的对接需要尽快取得成果;国际上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加快汉语国际推广步伐,既需要提高汉语自身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也需要研究解决中外汉语师资能力培养、教材开发、标准化考试等专业技术问题。上述可以预见的语文生活的新变化关系大局和中心工作,需要我们以高超的政策水平和驾驭能力来研究应对。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兼顾其他方面,把主要矛盾解决好了,也会带动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既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近期工作目标上,也要敏锐地观测到一些新的苗头、动向,积极关注研究,主动应对;既要坚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违法的言行及时制止,更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稳妥的方式加以引导,不要激化矛盾。比如,在妥善处理推行国家通用语言与方言的使用方面,要坚持依法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对法律允许的方言的使用不做干预;但对违反法律法规,滥用方言的情况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干预和引导。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关系语文生活的和谐,一定要把握好政策,采取稳妥的方式。总之,处理社会语文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总原则是要注意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切实维护语文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必须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稳步地推进,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确保实现2010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工作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即: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取得较大进展;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主要公共服务行业四个重点领域以及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取得较大进展。

  未来5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深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继续做好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在发挥城市带动辐射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推进力度;坚持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三项基本措施,继续巩固“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监督的体制和机制;以信息化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定为核心,以科学研究和语言工程建设为基础,以评测认证为抓手,做好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热点,形成社会语文生活协调、监督、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十一五”期间,主要应完成下列工作任务:(一)进一步健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争取全国三分之二的地方制定或修订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配套的地方法规、规章,力争将相关要求纳入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二)努力建成服务于教育和国家信息化的语言文字平台,不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促进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并提高其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及社会信息化程度。(三)加大重点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力度,力争到2010年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语言,成为城镇学校和幼儿园的校园语言;城市机关公务员半数以上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教师和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基本实现持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上岗;社会用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出版物用字、影视屏幕用字和计算机用字基本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充分发挥汉语拼音作用,有效纠正拼写中的不规范现象,巩固其在语文教学、信息处理、人名和地名拼写以及其他必要场合的使用。

  三、努力开创“十一五”工作的新局面,推进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为规划好“十一五”工作,国家语委征求了有关专家和单位的意见,草拟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一五”规划(草案)》,并在国家语委第六次咨询委员会上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修改后报教育部规划起草部门,正待批准发布。今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对实现“十一五”规划具有打好基础的作用。语用司、语信司已经制定印发了2006年度工作要点。下面我就“十一五”和2006年的主要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深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一,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

  进一步加快地方立法工作步伐,同时着力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语言文字工作规律、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体制和机制;继续配合各级人大及政府部门组织执法调研和检查。2006年,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5周年为契机,精心组织纪念宣传活动,推动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出台,组织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情况的调研活动。

  第二,推动重点领域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

  加大学校工作的力度,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各级教育督导;继续坚持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条件,尝试开展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训练评测;支持高等院校的相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2006年,召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汇报交流会,扩大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考查标准试验区,基本完成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及考核办法初稿研制并进行试点。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巩固、完善工作联系和协调制度。2006年,力争推动几个主要公共服务行业的工作取得突破。

  第三,以评估推动各类城市实现新世纪初叶工作目标

  继续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推动各类城市全面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队伍和机制,提高重点领域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高水平达标。对一类城市评估工作进行深入总结,推动二、三类城市基本完成评估工作任务,督促已达标城市继续巩固、提高、拓展、深化。2006年,基本完成省会、自治区首府和计划单列市的达标认定工作,全面推动地级市及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开展评估并有一批城市通过认定,推动县级市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启动评估工作,组织交流、研讨。

  第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测试和管理,提高其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拓展领域,确保质量,继续加强管理工作和测试员队伍建设,推动测试手段自动化的研究和实施。要着手研发新的语言文字测试体系,公布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大纲、标准,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测试,并力争与相关行业的职业准入挂钩;“中文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研究”课题要基本完成。2006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开展试点评估,基本实现管理手段信息化;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大纲、标准颁布并布置试点、研讨,推动中文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研究取得进展。

  第五,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继续组织好“推普周”活动,使活动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拓展,扩大社会参与面,创新活动方式。二是要加强媒体宣传,完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政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做好重大事项的信息报送和新闻发布。2006年各地应广泛开展纪念《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宣传活动,形成宣传高潮。

  (二)进一步加强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工作,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第一,加快规范标准建设及其宣传培训和测查认证工作

  抓好最急需的、影响面大的规范标准的研制工作,及时整合、修订已发布的规范标准;充分发挥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会、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测查认证中心和有关学会的作用,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咨询、培训及语言文字应用产品的标准符合性认证工作;推动两岸四地中文信息处理标准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开展中国文字的国际标准化工作。2006年完成《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审定发布若干汉字属性及信息处理规范标准。

  第二,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基础工程建设

  进一步指导、推动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汉语信息处理的资源平台,探索国家语言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机制。2006年,基本完成“十五”科研项目验收工作,制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一五”规划;完成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的研制和发布。

  (三)加大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保证语言文字工作的均衡发展

  第一,重点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普通话工作

  形成整体思路、规划;加强对农村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强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逐步扩大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普通话培训规模;依托远程教育系统,将普通话教育资源输送到边远民族地区;继续组织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通话培训,为劳务输出主要省份送教下乡。2006年,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对农村教师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通话培训,举办少数民族汉语师资普通话培训班。

  第二,推进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

  抓紧组织制定对民族语文信息化有基础意义的规范标准,确保因特网上民族语言文字数据的传输、共享与信息安全。加强少数民族术语规范化工作;组织制定少数民族人名、地名汉字音译转写和拉丁字母转写规范;加快民族文字基础软件、通用软件开发和统一平台建设,支持传统通用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设。2006年,要特别加强对已立项的重要科研项目的管理,并根据需要及时增加立项。

  (四)密切关注、积极引导社会语文生活,维护语言文字主体化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第一,加强监测、研究,引导、服务社会语文生活

  认真关注、研究和引导方言、新词新语、网络语言、外文的使用;参与、支持盲文和手语的推广与规范化工作;加强对港澳台语文政策的研究,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沟通协作;围绕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开展调查和立项、研究工作。2006年,以国家语委名义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继续组织台湾语文政策研究,组织召开第四届两岸四地中文数字化合作论坛。

  第二,在汉语国际推广整体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支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工作;参与组织相关规范标准、应用研究、教材、测评体系攻关;加强与相关国家、团体的沟通,提供相应服务。2006年,配合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外汉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及教材、工具书等编写工作,同时,着手研究国外汉语师资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五)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继续调整、充实、健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省市两级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设立专门办事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大投入,保证运转;县级语委要有机构和人员专管或兼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语言文字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要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干部培训,造就一支思想作风、业务能力过硬,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甘于奉献的语言文字工作队伍。200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调整、充实,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还要继续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各地要继续推动机构、队伍建设,省一级机构必须健全。要继续组织专门的干部培训和工作研讨,支持相关科研出版机构和学术团体积极开展工作。

  同志们,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科学的工作方法,突出重点,有所创新,带动整体工作。我提出三点希望与同志们共勉。

  一是加强宣传。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相关法规政策、规范标准一定要让各有关方面和群众了解、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事情,不能靠强迫命令,要靠宣传教育,要营造有利的氛围,从而让群众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提高自身语言文字能力的必要性,自觉自愿地支持语言文字工作。我们目前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宣传平台,如一年一度的“推普周”和专门的报刊、网站、简报等,要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好这些宣传资源,更要注重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使其变自发宣传为自觉宣传,要想方设法使符合国家法规政策的宣传成为媒体的主流。

  二是健全机制。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整合带动作用强的工作机制。加快地方立法的步伐,使语言文字工作真正能够全面依法行政,形成较为完善的执法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机构,使语言文字工作有一支上下贯通、覆盖条块的工作队伍;加强协作和结合、融入,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相关行业系统、部门的常规工作,使其进入“快车道”和“主航道”,与地方和行业、部门的中心工作共同发展。

  三是注重创新。在新形势下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和措施推动工作,需要以新的思维和手段应对新情况、新挑战。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更需要以创新来激发活力、取得发展。过去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要注意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情况不断改进、完善,进一步挖掘、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时,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增长点,找到新路子、新举措。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是在遵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遵循语言文字工作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力求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收获。

  同志们,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把语言文字工作放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以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努力开创新局面,使我们的工作不断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