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本“民生账”算出群众“获得感”

——甘肃岷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08-1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从县城乘车出发,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半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了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北部的西寨镇田家堡教学点。抬眼望去,一栋崭新的二层教学楼矗立在校园里,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孩子们正欢快地做游戏。

  过去,田家堡村有一个教学点,是在村头戏台院里盖的几间土瓦房,没有围墙和校门,课桌椅和门窗也破烂不堪。2016年8月,该校校长肖冬强来校时,学校只有两名老教师和19名学生。“现在,我们有8名教师,47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和66名幼儿班孩子,新学校建好了,年轻教师也有了,教学质量年年提升,在镇上就读的学生又回来了。”肖冬强高兴地说。

  和田家堡教学点一样,西寨镇还有一个教学点和4所村小,也都实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数量“双回升”。这得益于近年来岷县在脱贫攻坚中,坚持把“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工程,使得农村薄弱校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上都找到了新的路径。细算一下,这些举措背后有4本温暖的“民生账”。

  算好经济账——

  穷县也能办出“大教育”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是甘肃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我国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这里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截至2019年底,岷县未脱贫人口还有4800户、1.43万人。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岷县教育面临的老问题,尤其是地处偏远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由于办学条件差、生源流失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障,这些难啃的“硬骨头”长久以来制约着当地教育发展。

  眼前的现实逼着岷县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抓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县里克服很多困难,把最好的土地给教育,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投入到教育上。”岷县教育局局长徐进说,岷县新建或者改扩建学校所需的地皮都是政府无偿划拨的,基本上没花钱。

  洮河西岸,一栋红白相间的建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醒目。这是岷县西江镇中心小学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的一栋新教学楼。“新校舍宽敞明亮,还有多媒体教室,教育教学环境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学校差。”谈及学校的变化,校长后治新脸上乐开了花。

  据统计,近3年,岷县投入3.86亿元,先后新建、改扩建学校264所。仅2019年至2020年,就规划“两类学校”建设资金7201.76万元,其中寄宿制学校48所,涉及资金5879.24万元;小规模学校21所,涉及金额1318.15万元。“资金来源一是靠争取项目资金,二是靠县级配套,三是靠社会各界捐助,‘多条腿’走路为教育优质发展抢得了先机。”徐进介绍。

  算好均衡账——

  下活城乡教育“一盘棋”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留不住、教学质量下滑、学生流失严重,许多农村学校逐渐成了“空心校”。

  “岷县农村教育在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还要面对‘好不好’的问题。”在岷县教育局副局长李鑫看来,农村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岷县给出的答案是:组建联盟共同体,盘活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合作共进。2016年,该县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辐射乡镇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成立了16个教育联盟共同体,覆盖全县幼儿园至高中各个学段,并确定8所学校、幼儿园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

  联盟共同体着力推进管理、教研、师资、学生4个层面的建设,形成了“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协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定期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使其成为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在联盟共同体的驱动下,中寨初级中学与岷阳初中“搭”上了线,教育教学工作实行捆绑式考评。“城区优秀教师不断来‘传经送宝’,我们的教师也不定期去城里学校跟班学习,教师们的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更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育质量上升很快。”中寨初级中学校长蒋宗平说。

  在此基础上,岷县还构建了“高效课堂+片区教研中心、教育联盟、送培送教”的“1+3”教育教学协作机制,着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同时,城区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以“走教”形式支援农村学校,促进了教师流动、师资共享,下活了教师队伍“一盘棋”。

  算好安全账——

  师生和家长的心踏实了

  2015年,马睿被任命为岷山九年制学校校长。在此之前,他是岷县三中的副校长。尽管有着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到任岷山九年制学校的第一天,马睿就被眼前的景象“唬”住了。

  先看学校。一是“拥挤”,学校占地仅20亩,663名学生,只有一栋4层的教学楼;二是“破烂”,坑坑洼洼的土操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三是“混乱”,没有围墙,外人可以自由出入;四是“安全隐患”,没有宿舍楼,初中300多名学生只能在民房租住。这样的办学条件,学生和家长自然“用脚投了票”,每年都会流失几十名乃至上百名生源。

  接着看教师。所有教师每天晚上分组查岗,加之居住分散,教师负担加重。长此以往,教师的精力都没法放在教学上,许多人也想方设法调走了之。

  家长的意见更大。在外租房一个月最少也得300元,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最“糟心”的是,一些孩子在外租住缺乏监管,也沾染了一些“坏毛病”。

  “学校要让老百姓满意,首先得‘安全’,让师生和家长的心踏实了。”在深入了解校情后,马睿的第一把火“烧”在了办学条件改善上,共协调项目资金521万元,置换了村民的一处院子建起了3层住宿楼,操场硬化了,围墙也修起来了,在外租住学生全部搬进了新宿舍。

  紧接着,学校提出了网格化管理思路,每天晚上由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值周教师以及宿管教师负责查岗,其他教师则集中精力批改作业、备课、搞教研,教学质量有了保障。同时,下大力气推行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校园风气和氛围迅速改变,学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学习上,学习成绩随之提升。

  当地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岷山九年制学校中考成绩逐年上升,学校综合排名在全县26所初中由垫底上升至中间水平。与之对应的是,学生数量也逐步上升,目前全校学生达到770人,每学期都回流五六名学生。

  岷山九年制学校的变化并非个例。近年来,岷县加强以“三防”为主的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校园封闭性管理,构建学校网格化、精细化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该县已创建市级“平安校园”47所、县级“平安校园”347所,师生和老百姓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算好民心账——

  扶贫先扶智

  今年18岁的张贵清,家住岷县闾井镇,是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9级汽修专业学生。小学毕业后,他跟随父母去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因为学习跟不上就不再上学,到当地一个汽修店当学徒。

  “我学了两三个月的汽修,特别累,觉得挺后悔的,还是上学好,但是又不想在鄂尔多斯读书。家乡老师也打电话让我回来读书,和父母商议后,我就又回来了。”张贵清说。

  重新回到校园后的张贵清比较内向,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班主任王文强发现后,就经常找他谈心谈话,教师们也想办法为他“补课”。慢慢地,张贵清变得开朗了,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我打算毕业后再到高职院校深造汽修专业,将来可以开一个汽修店,自己当老板”。

  近年来,岷县坚持把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当前教育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制度保障、动态监测、摸排劝返、爱心帮扶等举措,确保了学龄人口不因贫困辍学、不因家长缺乏重教意识辍学。据统计,目前,该县控辍保学累计劝返学生79人,其中54人已毕业,25人在校就读,还排摸出易辍学学生114名。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制定了“一生一案”等保学措施,因材施教,实现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

  此外,岷县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完善减、免、助、奖、贷、补多元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仅2019年,当地就落实各类助学资金1.003亿元,受惠学生7万人次;多渠道筹措资金1353.5万元,连续两年对考上本科及以上的2707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进行资助,有效解决了因学致贫和因学返贫问题。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徐进说,岷县还将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提升控辍保学成效、拓展救助渠道、打造教师队伍、深化教研教改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高质量高标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本报记者 尹晓军)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