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着力推进控辍保学精准化制度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评论之三

2020-04-2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召开未摘帽县教育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工作视频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压实攻坚责任,坚持精准方略,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打响打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的总攻战,确保取得全面胜利。

  做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也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我国就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作出系列重要部署,义务教育覆盖面、入学率、巩固率持续提高,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9年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6000。控辍保学工作成就的取得,为2020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看到,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失学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辍学问题仍有反复的风险。这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的实现和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必须坚持不懈抓好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责任、任务落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精准化、制度化。

  推进控辍保学,要精准把握目标。截至2019年底,尚有52个未摘帽县,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三区三州”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战线长,致贫因素多,脱贫成本高,返贫压力大,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地,脱贫任务尤其艰巨。要精准把握目标,将52个未摘帽县作为主战场,以“三区三州”地区为决胜地,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坚,将资源、资金、政策向这些地区倾斜,进一步优化细化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现精准资助、重点资助、应助尽助、应扶尽扶。确保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并不断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因地制宜促进农村初中普职教育融合,帮助他们掌握终身学习与发展技能,养成勤奋、向学、奋斗的观念。这不仅关系到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地区的顺利脱贫,更是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推进控辍保学,要把握精准扶贫规律。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重点对象,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等适龄儿童又是重中之重,要面向控辍保学重点对象,优先帮扶,精准帮扶,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控辍保学成效;各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不同,重点人群中由于家庭、身心特点等因素,面对的实际困难和教育诉求也各不相同,必须建立分层分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针对不同群体的辍学诱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推进控辍保学必须从保障待遇、提升师资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增进学校吸引力,以优质教育供给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实现“质量控辍”。

  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也是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受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受阻、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务工受阻,都可能造成贫困群众收入减少,再加上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等因素,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可能增大。因此必须统筹考虑疫情形势影响,科学研判形势,健全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摸排,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持续推进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确保不因疫情导致新增辍学学生。

  控辍保学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控辍保学是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性工作。即便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控辍保学任务仍不会终结,必须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将控辍保学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抓紧抓牢抓好,完善辍学学生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等,切实保障教育投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打赢打好控辍保学这场持久战。(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