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文化自信

2020-01-08 来源:教育部收藏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国家教材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教材质量作出了系统规划。这一规划,对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教材体系建设涉及的是“教什么”“教给谁”和“怎样教”的教育教学大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学术范畴、学术话语及研究方法,作为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构件和根本要素,是坚守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彰显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要成为增强文化自信感召力、作用力和创造力的战略性工程。

  文化自信是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体系,才能成就无愧于新时代要求的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才能筑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特质、特色和优势,才能铸就教材体系建设中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底蕴。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及相应教材的理论观点、学术体系和探究方法,与研究者和教学者秉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教材实际上是研究者和教学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术上、理论上和思维上的反映和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各学科教材体系建设中学术观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创新以及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广纳博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提升教材体系建设中的文化自信,就是为了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教材,能为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化涵养、文明素质的提升贡献思想智慧和理论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那种用“贴标签”的生搬硬套的办法、用语录堆砌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的做法,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根本学风和思想品质的。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文化自信,要从根本上祛除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当西方理论“搬运工”的现象。一个时期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某些学科的教材建设中,直接搬用西方理论原理、术语范畴和研究方法的现象多有存在,学科教材只起着西方理论“搬运工”的作用。不当西方理论“搬运工”,并不是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一概简单地拒绝和排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既要善于摒弃和批判其中的糟粕之处,又要注重吸收和借鉴其中存有的菁华之处。

  提升文化自信,就要求教材体系建设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要坚持把教材体系建设中学科和学术的评价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确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评价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和学术规范。(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 顾海良)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