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实施教育精准扶贫“323”工程 以优质公平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9-10-22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收藏

山东省教育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大力组织实施教育精准扶贫“323”工程,充分发挥了教育扶贫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家家有希望”。我厅连续三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评估考核等次为“好”,荣获“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坚持精准方略,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一是精准落实责任。建立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抓落实,建立从省到校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汇聚合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联合省扶贫办召开全省教育扶贫工作会议,推进部署落实,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精准识别对象。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比对工作协调机制,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动态监控到村、到户、到人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全省共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200833人,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5003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28499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7696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698人,高等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7937人。三是精准制定政策。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成长需求,制定《山东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和9个专项工作文件,形成“1+9”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打出教育精准扶贫组合拳;制定《山东省教育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教育精准扶贫“323”工程升级,实现教育扶贫“巩固、接续、长效”开展;制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省内教育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协作领域,提升协作成效;与国开行山东分行、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开发性金融助力山东教育脱贫合作备忘录》,发挥开发性金融“供血”作用,探索教育扶贫合作新模式。四是精准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定期调度机制、督查考核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深入开展教育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开展暗访督查,深入整改落实,为推进教育扶贫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强化舆论宣传,扶贫信息报送工作名列前茅。1所高校扶贫工作项目入选全国省属高校扶贫典型项目(全国共20个),1个集体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4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二、坚持“3项计划”补短兜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

  (一)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对省扶贫开发重点村中有改薄需求的义务教育学校重点扶持,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改薄投资18.66亿元,占规划总投入的107.98%;建设校舍96.69万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113.54%;运动场153.38万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119.65%;完成设备购置4.1亿元,占规划任务的115.81%,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61所。

  (二)着力推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实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力度,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将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需建设的幼儿园全部纳入规划布局,予以优先保障。2016年以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56所,完成总规划建设任务的118.29%。

  (三)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提升计划”。采取充实总量、优化结构、结对帮扶、全员培训、上门送教等措施,提升贫困地区师资队伍水平。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用足用好周转编制等政策,加大农村学校急需教师补充力度,新增乡村教师近3.48万名。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交流3.58万人,有2440名城镇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交流。完成省直第一书记帮包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轮训,集中培训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4万人次。开展薄弱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参与志愿者2557人,送教22188人次,培训教师1.4万名。

  三、坚持“2个网络”合力攻坚,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一)着力构建“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网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结对帮扶,发挥城镇学校资源优势,辐射带动乡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着力打造涵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办学条件等工作的“结对帮扶”网络。截至目前,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结成帮扶对子3941个,实现对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学校全覆盖。

  (二)着力构建“高校科技扶贫网络”。发挥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优势,组织116所高校对口认领省重点扶持乡镇和贫困地区乡镇250个。设立高校科研扶贫计划项目211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发展。成立专家服务团队226个,围绕农业生产、特色种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领域,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7000余人次,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2万人次。

  四、坚持“3个体系”控辍保学,畅通贫困孩子成长发展渠道

  (一)着力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全覆盖。免收适龄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学费,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健全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核准机制,全面推行学生资助标准化体系建设,我省贫困学生资助标准化建设创新经验获全国推广。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9万人次,资助资金达9亿元。

  (二)着力完善“特殊群体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适龄残疾儿童、特困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做好非真实性失学数据核查,及时掌握未入学适龄儿童和辍学学生详细信息和具体原因,摸清底数、分类登记,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对摸排出的疑似失学辍学儿童,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致函各市人民政府,督促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实行“销号管理”,逐一提出入学安置建议。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健全医教康教结合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采取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一人一案、分类安置,做好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工作。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辍学。建立对学习困难或厌学学生帮扶制度,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拓宽多种成才渠道,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巩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成果,防止出现新的辍学留守儿童。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校设置留守儿童关爱室3940个,基本实现扶贫工作重点村学校全覆盖。

  (三)着力完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以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2018年,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达到93.6%。加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生力度,实施部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和高职(高专)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2016年以来,全省参加高考的2167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被高校录取。扩大公费师范生、医学生招生规模,启动实施农科生公费教育政策,持续为农村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2016年以来共招录公费师范生18000人,公费医学生2930人,公费农科生660人。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山东省教育系统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锐出战、狠抓实效,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圆满完成教育扶贫目标任务,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