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初心不忘担使命 真帮实扶显成效

——内蒙古医科大学帮扶兴和县大库联乡大库联村典型事迹

2019-10-1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收藏

  内蒙古医科大学从2014年开始帮扶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库联乡大库联村。兴和县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库联村位于兴和县城北45公里,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60户2135人,常住人口303户647人。村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立地条件差,旱灾、涝灾、冰冻等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匮乏,公路坑洼不平,发展经济步伐相对滞后缓慢,常驻人口多、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147人,其中已脱贫57户96人、未脱贫22户51人,因病致贫占比90%,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能力薄弱。  

  内蒙古医科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自治区帮扶工作相关要求及校党委研究制定的扶贫中长期规划,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以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为抓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论述,抓党建促脱贫,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以“统筹规划、医疗先行、项目跟进、凸显特色、精准扶贫”为主要思路的帮扶工作,统筹学校教育、医疗资源,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落实扶贫责任,营造强大帮扶底蕴

  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列为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驻村扶贫工作,在扶贫资金、帮扶力度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党委书记乌兰同志直接分管扶贫,党政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乌兰书记多次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大库联村调研指导帮扶工作,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厚植帮扶基础,对扶贫工作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多次召开由兴和县有关领导、大库联乡党委班子、大库联村“两委”成员代表、驻村工作队成员等参加的扶贫工作座谈会,就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推进大库联村交易中心、“农家乐”等建设项目、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等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将驻村工作稳步推向深入。学校领导定期听取资金使用情况汇报,驻村工作队定期督查,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得到有效监管。驻村工作队注重团队结构配备,队长由处级干部担任,工作队全体成员始终牢记党组织的重托,沉下心来,扑下身子,驻村驻心,履职尽职,恪守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高效推进帮扶工作。

  二、发挥医疗优势,精准帮扶送实惠

  大库联村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71户,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学校紧紧依托自身医疗技术优势,以医疗扶贫为切入点,大力支持大库联乡卫生院的运营,逐步建立起专家定期义诊、贫困户疾病转诊、当地医技人员到呼培训等医疗扶贫长效机制,让健康扶贫托起老百姓满满的幸福。

  学校先后为大库联乡卫生院捐赠了总价值约520万元医疗设备,包括B超2台、X光机1台、视力检查设备、电脑、诊疗床、办公桌椅等,有力支持了卫生院的建设和运营。2015年至今,共组织专家进村义诊7次,发放约3.8万元药品和宣传品,就诊群众达2700余人次,今年为县医院、县蒙中医院培训7名医务人员。每次义诊,都是学校领导亲自带队,针对农村常见病派出相关科室专家,倾力倾情为村民诊疗服务,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自治区一流医疗专家的精准治疗。义诊期间,医疗专家同时开展了疾病普查和公共卫生知识宣讲,特别是针对脑梗患者较多的现状,倡导村民改变高油、高盐等不健康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强化卫生健康意识。当我们的党委书记、专家教授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畅谈脱贫攻坚时,大家更真实感受到的是党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

  学校开创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学校附院就诊“绿色通道”,贫困户到附院就诊免挂号费,优先安排做相关检查、诊疗,免收住院押金、减免部分住院医疗费用,定额报销往返交通费,真正解决了贫困户到三甲医院就医难就医贵的实际困难,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誉。2018年4月5日,《内蒙古日报》在头版发稿《大库联村收到“大红包”》,详细报道了为大库联村贫困户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的喜讯。

  三、抓党建促脱贫,多措并举聚民心

  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对大库联村党建工作的帮扶,共投入14万元党建专项经费,为村委会购置了办公室桌椅,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安装了LED屏,制作了党建、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图版,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宽敞明亮,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党支部阵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工作队队长孙利军同志兼任村第一书记,始终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灵活运用微信工作群等现代通讯手段宣传党的扶贫好政策,多次为在村党员、贫困户和各级包扶干部讲授专题党课,注重发挥好老党员的榜样力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2018年“七·一”期间,工作队组织大库联村部分干部、致富能手、贫困户代表20余人开展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  脱贫攻坚、砥砺前行”主题党日活动。在集宁战役纪念馆广场前,隆重表彰了10名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参观了集宁战役纪念馆,与察右中旗阿令朝村第一书记解良进行了座谈交流,到西水泉村参观电子商务、红萝卜交易市场运转情况,学习了察右后旗丰裕村、祥辉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的成功实例。通过活动,开拓了村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村民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意识。

  7月18日,举行了大库联村多年以来罕见的升国旗仪式。

  在国家第五个扶贫日当日,组织党员观看了视频报告《付华廷书记》。

  2019年新年伊始,举行迎新茶话会,邀请10多名在外发展的有志青年畅谈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为贫困户发放了销售土豆红利购置的新春礼包,进一步密切了产业发展与村民利益连接机制。

  4月27日,组织村民参加义务劳动,种下1000多棵果树、李子树苗,大大改善了大库联的村容村貌,为大库联村新型产业园区的后续整体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村民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种下了丰收致富的希望。

  8月27日,学校党政办公室党支部到村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为“同心林”浇水培土,走访慰问,畅谈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参观了卢玉宝事迹陈列室,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心。

  通过这些活动,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使大库联村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更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四、真帮实扶强产业,集体经济见成效

  驻村工作队把产业布局调整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落实“点餐式”产业发展,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会同产业指导员对种养业进行全程指导。内医大图书馆捐赠了300册价值11170元的农作物种植、家畜疾病防治、电商运营等方面的书籍,驻村工作队随时为村民予以讲解指导。

  内医大投入扶贫资金25万元,将村委会旧址改扩建为“农家乐”,该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内医大投入扶贫资金65余万元,建设了1200多平米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电商平台等,集养殖和观赏于一体的鱼塘、4个绿色蔬菜采摘大棚、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可以增加优质低价鲜鱼、时令蔬菜的供应量,从源头上改善村民生活,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对致贫原因进行精准预防。

  学校投入扶贫资金20万元,正规划新建大库联农机修配市场,整顿规范零散各处的店铺。

  大库联村集农产品交易、仓储、修配、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已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构建大扶贫格局,让学校教职工享受到扶贫优质农产品,本着培育当地农产品品牌、延伸产业链的宗旨,工作队积极推销扶贫爱心土豆。当拉土豆等农产品的大货车抵达内医大校园时,学校党委书记乌兰等校领导第一时间带头购买,场面热烈,共售出土豆、黄豆、瓜子等约5万斤。驻村工作队多次在冬夜同村民装卸土豆,大家风趣地说,“我们就是大库联土豆的搬运工”。小土豆做出了大文章,拉近了学校师生与贫困户心与心的距离,增强了与贫困户的深情厚谊,拓展了社会大扶贫的新格局。

  目前,学校正筹划建立大规模采购农产品的扶贫长效机制,大库联村也正加紧建设农畜产品仓储中心、电商中心,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消费扶贫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新华社以《消费扶贫助力内蒙古贫困户增收》为题发稿报道了相关进展。

  五、志智双扶积极引导,真情互动激发内生动力

  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意识,驻村工作队真情扶智扶志。

  2018年11月12日,工作队组织召开村党员大会暨脱贫致富典型经验交流会,为25户脱贫户颁发脱贫荣誉证书、发放了印有“脱贫光荣”的电水壶作为奖品。组织贫困户学习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部分段落,结合中央电视台播报的其他地区致富经验,讨论了村里种植中药材的想法,调动大家想致富的愿望、能致富的决心。兴和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在微信工作群转发了此次活动的内容,在全县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019年5月23-24日,工作队组织大库联在村部分党员、贫困户代表、村“两委”成员等20余人到内医大举行“两地牵手抓党建  开拓视野促脱贫”主题党日活动,两地党员座谈交流脱贫思路,参观脑包村集体经济模式、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武汉鼎同志工作室、清水河县老牛坡红色教育基地。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新性强,是校村两地党员践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重要实践,是立足扶贫实际、抓党建促脱贫的新举措,大家拓宽了视野,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  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村民反响强烈、感触至深、受益匪浅。

  组织部分贫困户专程到集宁参观了乌兰察布脱贫攻坚成果摄影展。

  为进一步提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与大库联村日用品超市、五金土产商店联手创建了极富特色的“爱心励志超市”,形成村考核、超市兑现、村民踊跃参与、定期实时奖励的良性循环,近日,对村民分四批次集中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知识竞赛和爱心励志超市考评,争先恐后,踊跃答题,畅谈脱贫致富感想,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也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大库联村规民约,提升了依法治村水平。

  学校始终不忘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积极牵线搭桥让内医大教职工与大库联中心学校贫困生牵手结对,加大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去年,学校关工委同志为大库联中心学校贫困儿童捐助了近万元的书包、文具,学校的老校长、老处长为同学们分年级讲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筹划近期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到内医大开展科学实验,参观内蒙古博物院、科技馆,让孩子们开拓视野、放飞心灵。    

  六、重细节出实效,驻村驻心暖民心

  学校驻村工作队目前由4人组成,处级干部孙利军同志任工作队队长,队员由校本部及二附院的3名老师组成。工作队强化了自身管理,明确了队内职责分工,严格执行扶贫工作纪律和考勤制度,做到沉下去、待得住、干得好。

  工作队对大库联村村情用“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牵头制定了79户贫困户具体帮扶计划,建立健全了大库联村民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大幅提升了工作实效和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两年来,召开各类座谈会70余次,实地走访村民1300余户次,和村民促膝谈心、宣讲解读国家政策,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保证了大库联村扶贫工作有序进行。平时,注重与村级干部深入交流沟通,交情交心,形成血浓于水的工作生活氛围。

  针对个别村民长期以来私接自来水浇菜园造成多数村民吃水困难的顽症,出台了《大库联村自来水管理公约》、不定时联合突击入户检查,对个别村民给予耐心的劝导、切实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强化了《大库联村卫生管理公约》。全体工作队成员同前头沟村民一道参加义务修路,打通了前头沟村“最后一公里”的泥泞路。发挥队员专长,随同乡卫生院为全乡贫困户及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对所帮扶的贫困户,定时走访、与老人们交流唠嗑,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还用自己的工资为贫困户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成了所有村民的贴心人,贫困户王文明等村民给工作队送来感谢的锦旗。

  81岁老党员尹勋感慨地说,“内蒙古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是实干家,做了许多大库联村急需、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要感谢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光明日报》(头版)、《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新闻网》、《乌兰察布党建网》、《乌兰察布市驻村工作简报》等媒体平台对内医大帮扶工作做了相关介绍,工作队员到呼卖土豆的报道上了“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2018年,因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孙利军同志获得了乌兰察布市“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作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参加了兴和县脱贫攻坚宣讲团,在全县巡回宣讲7次。2019年4月,在国家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王尔乘、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马学军等领导调研大库联村脱贫攻坚时,对工作队坚持驻村驻心、医疗扶贫有实招、扶贫扶志有创新等予以了充分肯定。2019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候选人”。

  总之,内蒙古医科大学驻村帮扶大库联村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在“输血”的同时注重提升“造血”功能,有机将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各项责任措施落实过硬、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举措精准,注力注情驻民心,扶困扶智实效明显。一线驻村扶贫干部始终心怀朴素忘我、大爱于民的扶贫情怀,查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帮民困,担当作为、肯于苦干、勤于实干、勇于创新,忠实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奉献和担当,赢得了大库联父老乡亲深深的信赖,更唤起了贫困乡亲脱贫致富的热望和干劲,也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大库联村焕发出了今日的勃勃生机!我们坚信,大库联村百姓一定会如期脱贫、早日走上乡村振兴的富裕路,跟随全县、全国人民步伐一同奔小康!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