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用老区革命精神办教育

——环县教育局2019年扶贫日典型宣传材料

2019-10-15 来源:甘肃省教育厅收藏

  环县位于甘肃东部,属于毛乌素沙漠丘陵沟壑区,是国扶贫困县和省属干旱县,境内自然条件严酷,人口居住分散,素有“六万户人家,七万座山头”之说。但这是一块有着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环县作为战略大后方曾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的人民积极支前、英勇斗争所表现出的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一切为了前线”。今天,这种精神体现在教育精准扶贫上,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一切为了脱贫”。自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环县县委、政府和广大人民一道将教育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洒遍了这片红土地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

  把幼儿园建到家门口

  过去,受交通及办学条件限制,乡下孩子上幼儿园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环县把“教育扶贫从娃娃抓起”作为扶贫攻坚的工作重心,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按照“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农村小学闲置校舍的再利用;有利于农村有限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节约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有利于就近入园,方便家长接送)原则,对215个贫困行政村规划建设村级幼儿园。截止2016年底,共投入资金1.27亿元,先后在152个1000-2000人的行政村建成幼儿园152所;63个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建成幼儿园63所,并为40个无学生的脱贫村也预设了幼儿班。目前,就连环县最偏远的山村都有了幼儿园。

  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了,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纷纷返程回家,安心农业,从此空巢老人少了,留守儿童少了,山村里也有了读书声,有了歌声,变得生机盎然,重新充满了希望。

  把学生的吃饭问题解决好

  环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村学校很多学生中午不能回家,午饭只能啃馒头、喝冷水,因畏苦而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讲话精神,保证农村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乡入校进行调研,决定实施“以校为主、食堂供餐”模式,利用闲置教室修建学生食堂,闲置课桌凳改成餐桌椅,实施了“六个一工程”(即每生每天一杯热开水、一个热鸡蛋、一个热馒头、一碟热小菜、一碗热稀饭、一周至少两顿肉菜)。在县财政十分紧困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灶师工资及水电煤费用,为1800多名农村小学中午留校学生免费供应了午餐,为1300多名农村小学附设幼儿班幼儿供应了营养早餐。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使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学生吃上了热乎乎、营养安全的饭菜。孩子们在学校吃饭的事解决了,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家长们就可以安心农事了,既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也给他们留出了创业致富的时间和空间。      

  把村学办得和城里差不多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教育发展极度不均衡,导致乡村学校师资薄弱,优质生源不断流失,而刚到学龄的孩子上学只能舍近求远。为了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留住学生,进而吸引进城农民回乡创业,环县以“全面改薄”、“行政村幼儿园”、“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等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自2014年以来,环县共筹资6.18亿元,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和中心乡镇集中、小学高年级向乡镇和中心村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和居民点集中、学前幼儿及小学低年级就近入学”的“四集中一就近”思路,稳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精准安排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进程。计划用五年时间,把各乡镇初中、小学、幼儿园建成硬件达标、内配齐全、师资结构合理、内部管理精细的标准化学校;把村小学和教学点建成达到“十有”(有安全校舍、就餐食堂、合格课桌凳、午休宿舍、采暖设施、锻炼器材、阅读书籍、英语教师、饮水设备、留守儿童之家)要求和精准扶贫验收标准的规范化学校。如今,无论你走进哪所乡村学校,都会看到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宽阔平整的操场和意蕴丰富的校园文化墙,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着都见证了乡村学校建设的丰硕成果。      

  把学生上学的经济困难解决了

  近年来,学生尤其是多子女上学,是造成农村家庭贫困,部分学生辍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了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近年来,环县教育局探索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为补充、社会力量捐资参与的贫困学生救助长效机制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近五年来共发放各类资助金、助学贷款及助学物资总计2.3亿元,受益学生达9万多人次。仅2018年,全县共发放“两免一补”、学前幼儿免保教费、高中、中职及省内高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杂费等各类补助金累计近7500万元,惠及学生4.6万人次,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县共向5339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337万元,真正做到了应贷尽贷。同时,成立了“环江大爱”教育爱心协会,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倾心资助贫困师生,先后在高考爱心送考,为环县樊家川镇关沟小学、木钵镇杨新庄小学的5名教师、18名学生每人资助了过冬棉衣和1000元慰问金,为全县20名优秀特困教师每人发放了5000元慰问金,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贫困生史璇签订为期三年、每期20000元的跟踪资助协议,确保了每一个学生能够按时入学、安心学习、完成学业。

  把两后生培养成致富能手 

  环县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为了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技术技能,县委、县政府委托职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两后生”开办了环县羊肉和特色小吃制作经营、缝纫编织技术、焊工、电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与兰州商业学校密切合作、聘请环县民间特色小吃制作经营大师授课,五年共举办环县特色小吃制作培训班近30期,共培训学员1100余人,大部分参训人员不但通过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顺利拿到了中式烹调师(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部分学员在兰州、青岛、深圳、上海、嘉峪关、本地及周边市县积极开展以特色小吃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行动,已经开办起餐饮店40余家,同时带动就业400余人。通过“无偿培训”(培训经费由政府就业创业资金承担)、“先培训后上岗”的模式,大力举办了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培训学员4000余人。另外,按照中央企业帮扶环县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方案和中化集团对口帮扶环县技能培训协议,环县职专于2018年11月12日开办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环县劳务培训基地精准扶贫焊工技能培训班”,招收培训焊工44人。培训结束后,43名学员(1名学员年龄不够)已输转至中化集团实现稳定就业。

  “认认真真办教育,扎扎实实搞脱贫”,随着国家惠民政策在教育系统的精准落实,不但保障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就地入学,而且有效解决了上学的经济困难。我们坚信,在老区革命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环县教育一定会以务实扎实的工作为环县整体脱贫提供有力的助推。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