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扶智拔穷根·扶贫花开富陇原

——庆阳市教育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材料

2019-10-15 来源:甘肃省教育厅收藏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独特多样的地势为这片黄土大地增添了无穷的神秘感,同时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庆阳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扶贫办公室,并先后研究出台了《庆阳市三年教育脱贫攻坚计划(2018—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庆阳市教育部门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规划》等规划方案,明确了脱贫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制定攻坚路线图,精准筛选,精准录入,精准审核,精准分析,精准施策,形成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脱贫工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确保了教育扶贫政策能够精准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加强控辍保学 精准识别帮扶

  曾经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读书无用论”影响不去上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现象,在庆阳市深度贫困县环县已不多见。和大多数在县城陪读的母亲一样,许晓莉和自己的女儿、儿子在这个十五平米的出租房里生活、休息。这位母亲说:“因为党的政策好,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才能上得起学,现在上学学费全免,学校住宿也有补助,给自己这个困难家庭减轻了非常大的负担,非常感谢政府”。“两免一补”这个被人们熟知的教育资助政策,对许晓莉一家来说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为这个家庭带去了希望。

  庆阳市教育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精准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需求,精准识别79759名建档立卡贫困受教育人口,逐生制定“一生一案”帮扶措施。2019年,落实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资助资金50310.78万元,为279059名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57676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补助,179321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按每天4元标准享受了营养餐,所有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部受益,确保“不漏一人”。

  环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玉杰深有感触地说:“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紧困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灶师工资及水电煤费用,为1800多名农村小学留校学生免费供应午餐,为1300多名农村小学附设幼儿班幼儿供应了营养早餐”。

  庆阳市着力推进控辍保学清零行动,如今全市失辍学义务教育适龄总数963人,其中无接受教育能力410人(建档立卡167人),已劝返复学550人(建档立卡190人),3人因特殊情况失学辍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全部在校就读(无接受教育能力残疾学生除外),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61%,同时对全市262名适龄残疾学生,送教上门。 庆城县桐川镇小塬子小学老师余长博说:“现在控辍保学工作推进力度非常大,我们学校不仅劝返了所有失辍学学生,而且对不能到校上学的残疾学生采取送教上门,切切实实把党的关怀和关爱带给学生和家长”。

  改善基础配套 全面优化资源

  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庆阳市教育局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群众自愿、有序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审慎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14-2018年,全市累计投入24.99亿元,计划改善1397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惠及26.4万名学生。目前,已累计购置课桌凳20.3万套、实验实习设备1162套、音体美器材2174套、图书112万册、学生用床2.3万张,基本满足了教学和生活需求;新建(维修)校舍93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87万平方米,确保了学校校舍安全够用;购置计算机2.4万台,新建多媒体教室8500套,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班通”全覆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达到了国家规定“20条底线”要求,农村孩子都能就近就地入学。如今,无论到哪所乡村学校,都会看到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宽阔平整的操场和意蕴丰富的校园文化墙,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乡村学校建设丰硕成果。

  注重人才培养 强化队伍建设

  教育大业,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扶贫的关键。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推荐了一批省级“陇原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农村骨干教师”,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2.6亿元。建成教师周转房2164套,改善了乡村教师住宿条件。积极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招录特岗教师2932名,选派951名优秀教师参加“三区”支教,安排457大名学生到深度贫困县乡村学校支教。推进“银龄讲学计划”项目,公开招募已退休优秀教师到环县和镇原县偏远农村学校进行讲学,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教学活力。投入资金1亿元,实施了“美丽园丁”项目,累计培训教师达15182人次。通过“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项目培训教师38839人次,促进乡村教师提质发展。

  创新扶贫模式 确保帮扶到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行业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庆阳市和天津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建立之后,按照“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的原则,双方立足市县实际,积极调研,聚焦我市教育工作薄弱环节,分类分层确定帮扶学校和帮扶项目,重点扶持项目学校,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市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合水县第一中学支教老师刘静就是来自于天津的一名优秀教师,这样的优秀教师在各县区不再少数,东西部扶贫协作不仅帮助我市教师提高了综合素质,更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带给了学生。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庆城县教育局扶贫车间的创立,正是庆城县教育局依托全县各级学校,将精准扶贫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结合起来,走出的一条“产供销一条龙”“授人以渔”的有效扶贫举措。庆城县教育局营养办主任张婧说:“扶贫车间的创立,不仅帮助学校解决了营养餐原料安全问题,更帮助周围农民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实现了双赢”。

  同时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扶贫培训则是“授人以渔”有效扶贫措施的另一体现,全市各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引进来实施校内封闭式培训,走出去进村、进车间组织培训两种方式共开展扶贫培训200余期36000余人。庆城县熊家庙乡花园村黄伟伟就是通过参加扶贫培训,通过学习电焊技术,实现了技能脱贫。

  教育脱贫攻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无数贫困家庭带去希望,为无数贫困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重要保障,更是实现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