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鲁彬之:为了“面子”失“里子”,亏了!

2016-05-0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近年来,我国各类职教集团发展规模快速膨胀,数量已达900余家,拥有成员单位4万余家,极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有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可以说,职教集团在数量规模、社会影响、支持政策等“面子”问题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组织架构、发展内涵、办学效益等“里子”问题上,存在的隐忧也不容小觑,亟待在发展中予以解决。

  务“虚”还是务“实”

  很多职教集团因政策而涨而落,国家每一轮职教集团支持政策出台之时,也是很多职教集团“热闹”之时,组织会议者有之,成立集团者有之,完善组织者有之;有的集团为成立而成立,仅在成立之时开一次会,之后则“偃旗息鼓”“悄无声息”;有的集团在成立一段时间内热度很高,一旦遇到困难,则信心全无、归于平淡。有的集团运行主要由牵头单位发挥作用,而其他成员单位则积极性不高,上下缺乏联动,内部运行不畅;有的集团理事会形同虚设,集团章程名存实亡,难以形成约束。

  毋庸讳言,职教集团对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很明显,这些“虚”火抑制了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打铁还得自身硬”,职教集团欲实现健康发展,关键还在于做好“实”的功夫。要坚持练好内功,推动集团实体化,完善董事会等治理结构,合作订立章程,明确成员单位权利和义务,让成员单位成为集团的责任主体,变组织松散为结构紧密;完善秘书处等内部组织,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打造政、行、企、校开展合作交流的平台,真正调动内部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让他们真心实意成为集团的“自家人”。什么时候,职教集团的建设与发展由“国家政策市”变为“市场自发市”,那职教集团也就更加务实了。

  求“大”还是求“专”

  很多职教集团为追求社会轰动效应,片面追求“大而广”。有的集团追求成员单位多,动辄几十个单位,甚至上百个单位;有的集团追求企业成员规模大,仅仅着眼于大型企业、超大型企业,而忽视成长性较强的中、小型企业;有的集团追求区域覆盖广,不仅覆盖省内,还要涉及省外;有的集团追求行业广泛,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可谓包罗万象、种类繁多。

  涉及过多的行业、区域以及成员单位,只会增加管理幅度、协调难度、离散程度,不利于成员之间开展专业合作、集体协商、对口交流。因此,职教集团的建设与发展还要着眼于“专”,要增强统合力和专注度,专注于本区域、本行业及其产业链。成员单位的大小、多寡和广稀,不是判断职教集团好坏的标准,要将是否热心职业教育发展、是否明确集团化办学的共同愿景、是否有助于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发展集团成员单位的重要标准。集团还必须有强有力的牵头单位,要具有行业或者区域号召力、影响力、吸引力,具有能够将众多成员单位统合在一起的能力,能够定期组织行业企业会商职业教育发展。

  先“取”还是先“予”

  职教集团虽然发展迅速,但面临困难也不少。“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十分突出,教育部门的“热”与产业部门的“冷”,职业院校的“热”与行业企业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职教集团运行不畅、结构松散的原因也在于此。

  扩大职教集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行业企业的兴趣,关键还是职教集团的发展观念和自身作为。职教集团要避免一遇到问题,就向政府要政策、要经费,向行业企业要支持、要资助的倾向,改变一味“哭穷”、强调困难的观念,而要“以贡献求发展、以作为求地位”,树立“先予后取”理念,通过集团化办学,提升、壮大自身实力;以提供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以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员工素质提升为支撑,切实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做好服务,真正为行业企业健康发展当好后盾,解除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乐在其中”。反过来,作为回报,政府也会积极提供支持政策和经费,企业也乐于提供资金和设备,真心支持职教集团的发展。

  职教集团的建设与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而就,更不会停滞不前。“面子”固然重要,但“里子”更加不可缺少。发展职教集团,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失了“里子”。只要坚定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坚持统筹好职教集团发展的“面子”和“里子”,职教集团一定会大有作为。(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 鲁彬之)  

(责任编辑:郭晴(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