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陕西省印发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6-04-08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收藏

关于印发《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
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教职办〔2015〕37号

各市(区)教育局,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教育局,省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省教育厅研究制订了《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11月27日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5—2018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特制订《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为加快实现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从2015年起,在全省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五项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理念全面更新,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学校吸引力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

  (一)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位。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得到全面落实,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校常规管理,特别是学生、课程教学、招生、学籍、实习、安全等重点领域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职业学校章程普遍建立,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全省涌现出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典型学校。

  (三)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全面实施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调控、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计划。

  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诚信招生专项治理活动。加强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结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每年公示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名单,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杜绝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2.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组织开展学籍信息的核查活动,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坚决杜绝虚假学籍等现象。

  3.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落地活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完善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加强教学效果反馈与改进,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现象。

  4.实施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岗位群不一致现象。

  5.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水平提升计划。

  1.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依法制定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公布实施。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加大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参与学校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带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2.完善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标准。理顺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教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形成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管理制度及工作标准和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3.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队伍培养培训。科学制订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分类制订管理人员培训方案,建立分层培训体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开展一轮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人员省级专项培训,推动各市全面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人员培训。

  4.强化中等职业学校激励保障。完善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相结合,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

  (三)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1.加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抓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

  2.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3.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更新、采集、分析,以及诊断和改进学校管理的能力。

  (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计划。

  1.凝练学校核心文化。总结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并通过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2.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加强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学校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入团、升国旗等仪式以及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五)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计划。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及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四、实施步骤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由省教育厅统筹安排,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组织实施。从2015年起,通过三个完整教学年度的组织实施,到2018年全面落实5项重点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2月)宣传动员阶段。主要任务是各地、各校广泛组织动员,全面学习宣传教育部《行动计划》和我省《实施方案》,全面把握行动计划重点内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启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

  第二阶段(2016年3月—2017年12月)计划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各地、各校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分步组织5个方面重点任务的实施。省教育厅围绕计划重点任务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文件,并适时督促指导各项计划的实施。原则上,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计划和文化育人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基本到位,其它3项行动计划2016年全面启动实施,2017年基本达到实施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2018年1月—12月)自查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各项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涉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内容,逐项查漏补缺,确保行动计划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全面总结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宣传推广各地和典型学校的做法经验,全面提升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研究制订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实施行动计划。各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行动计划有关重点工作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各中等职业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工作机制,根据本方案要求,对照《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见附件),制订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有序组织实施。

  (二)加强督促检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督查通报和跟踪问效机制。职业学校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群众评议和走访行业企业、社区、家庭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工作实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工作案例。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依据学校管理工作实效及实施行动计划取得的实绩,遴选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10强,示范、引领行动计划实施。

  (三)加强宣传和指导。发挥教科研在职业学校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职业学校管理专家队伍建设,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发挥专题网站、新媒体和公共数据平台作用,全面开展行动计划宣传活动,营造舆论氛围。

  附件

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

序号

内容

主要参考点及内涵

1

办学

理念

1.1发展定位: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对学校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进行科学定位

1.2一训三风:具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建筑、雕塑、标识等体现地域文化、学校历史和专业特色

2

体制

机制

2.1管理体制: 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中职学校落实校长负责制,公办高职院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和社区成员参与的理()事会,发挥其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职能

2.2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团代会,维护师生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参与专业设置及教学、科研等事务管理;按照定编、定岗、定责原则,竞聘上岗、合理流动

2.3规划计划:广泛调研、科学论证,通过学校法定程序制订;按年度和部门分解规划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有效组织实施

2.4监控评价: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及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引入行业、企业及专业机构等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价

3

章程

制度

3.1学校章程:依法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章程,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科学发展

3.2制度体系: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体现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学校特点,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健全

3.3制度实施:内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合理,职责明确,部门之间团结合作、协调高效;制度实施主体明确,责任明晰,流程规范,透明高效;建立问责机制,执行力强,落实、反馈机制畅通

3.4信息化手段:制定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配套制度;校园网功能齐全、运行流畅;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各类数据的记录、更新、采集和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广泛

4

教师

队伍

4.1专任教师:身心健康,师德高尚,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高;专兼职教师数量、结构满足教学需要,专任专业课教师有企业实践经历,有专任教师在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中担任职务;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的5%

4.2兼职教师:引进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严把聘任、培训、考核关,发挥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3班主任(辅导员):每班配备1名班主任,高职按不低于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选聘、培训、考核等工作规范

5

教学

管理

5.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度高,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动态调整

5.2课程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执行到位;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开齐开足;教材开发、选用、采购等程序规范;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普遍

5.3教学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教学运行有序,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厚;设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定期检查、反馈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建立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机制;教学档案齐全,使用便捷

5.4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强化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实习时间、场所、待遇等符合国家要求;落实实习过程管理责任制,完善实习信息通报、实习责任保险等制度

5.5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健康,职业道德良好,人文素养高,职业能力强,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获得率高

6

学生

管理

6.1招生管理:严格执行招生制度;无虚假宣传和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

6.2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注册、转学、退学、毕业等环节管理规范,学籍档案内容真实齐全,专人管理

6.3常规管理:制定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宣传教育到位、评价考核制度健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生动有效,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强;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健全,活动覆盖面广,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4奖助体系:落实学费减免、补贴政策以及国家奖、助、勤、贷等管理办法,经费发放规范有序,档案齐全

6.5就业创业: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升学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

6.6健康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建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专业人员,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服务

7

财务

管理

7.1基础工作:依法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基础工作规范,技术手段先进;财务制度健全且执行严格有效

7.2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规范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

7.3收支管理:依法组织收入;严格管控支出。学生资助过程控制严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7.4内部控制: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财务风险可控

7.5绩效评价: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有序推进绩效管理,逐步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8

后勤

管理

8.1资产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发展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的有关规定,采购程序公开、公平、透明、规范;资产登记、使用、维护、维修、折旧、报废等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

8.2校园管理: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教室、实训场地、餐厅、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校园禁烟、控烟措施有力

8.3膳食管理: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从业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严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关,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膳食价格合理、管理民主;学生用餐文明、注重节俭

9

安全

管理

9.1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水电、消防、食品、交通等领域和实习实训、大型活动、网络信息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9.2安全预防: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教育、演练、检查常态化,及时消除隐患

9.3应急处置:各项预案齐全、科学、可行,处置得当

10

科研

管理

10.1教科研: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加强学术规范管理,搭建多元化的教科研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到位、使用合理合规 

10.2科技服务:面向社区、行业、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开放资源,资源利用率高;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科技服务;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满意度高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