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媒体报道

推动复兴号巨轮扬帆远航

——代表热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2022-10-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党的二十大代表心潮澎湃。

  优先发展促进教育非凡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教育投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保发展、推改革、促公平、提质量的政策导向作用,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让党的二十大代表、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印象深刻的是,连续10年,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2012年至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尤其是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只增不减,有力推动了教育发展。

  从教三十四载,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见证了10年来我国教育的非凡变迁。她说:“在福建,近65%的义务教育学校成为管理标准化学校,近2600所乡村学校参与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拓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各地各校全力落实、全情推进。

  在中部,“湖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教育的程度前所未有、教育重大改革的深度前所未有、教育基础设施改善的速度前所未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教育事业突破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教育民生获得的广度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用6个“前所未有”来总结10年来湖南的教育之变。

  在西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了西部振兴的步伐。“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说,教育优先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解决了当地就业的难题,提升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水平。

  在东北,黑龙江教育走过了非凡的10年。党的二十大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新区学校小学部负责人邰慧说,10年来,黑龙江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公民同招”,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常态清零,随迁子女安置率和留守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哈尔滨新区作为自贸试验区,更是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十四五”期间新增公办幼儿园和托育中心36所,新建各类学校26所,增加学位6.1万余个,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即使乡村学校,在教具、读物、实验、校园环境等项目经费上也有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在教师培训、学校管理培训等教育软实力的提升上,国家也是一再加大投入,让更多的乡村教师、乡村学校校长参加到国培项目、市培项目,帮助他们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杨浪浪说,这些都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实在在的生动体现。 

  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在党代会报告中的分量更为凸显。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根本立场。”夏智伦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单独开辟一个独立章节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表现出国家对“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重视。

  夏智伦用四个“更加”描述了他的感受:更加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加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型升级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更加强调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加强调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先导地位,在下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先手棋中意义重大。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仅彰显党的初心使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期盼,也是助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日趋严峻,教育无疑成为战略竞争的高地和关键领域。

  “创新型国家建设,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面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任务,我们亟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必须以教育强国为基础,这就更加需要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表示,面临产业链发展的堵点、痛点,“卡脖子”难题,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背后的源动力就是科技、人才和创新,最根本还在于教育。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征途中,如何落实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领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表示,要大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教育优先发展的政治责任,切实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10年来,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投入120亿元,12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近70%用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从‘有学上’步入了‘上好学’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褚新红感触颇深。

  褚新红认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然选择。党和政府要持之以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教育发展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公共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让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就是要解决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问题,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整体质量还不够高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普惠性原则、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夏智伦见证了湖南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认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认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下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先手棋,把教育充分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夏智伦表示,答好教育优先发展的“考卷”,要坚持利长远谋发展,及早谋划教育的发展与布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益;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在师资培养、教育投入、教学改革、县域高中建设、对口帮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坚持提质量增效益,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王云霏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方针和决策部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办大教育、大办教育的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持续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找准自身优势,办出学校特色,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继续勇当教育综合改革探路者。沈炜认为,新时代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关键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形成思想和行动共识,确保教育用地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改善、教育项目优先落实;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保障,在确保全面落实“两个只增不减”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资源配置力度,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完善帮困助学制度,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没有顾虑地求学;挖掘利用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育人合力,在全社会营造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本报记者 张欣 储召生 刘琴)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