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北大学:“网链赤城”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河北大学按照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继续对口帮扶张家口市赤城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和脱贫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河北大学充分调研赤城县的各项发展需求和资源内涵,在此前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智慧帮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数字网络资源优势,实施“网链赤城”项目,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书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二、主要特点

  一是充分认识数字乡村的战略意义。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学习领会数字乡村深刻内涵,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武器,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21年,学校在选派帮扶干部时,安排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的青年骨干驻村工作,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专业技术基础。

  二是充分分析振兴发展的实际情况。学校在2019年实施了“阿基米德”项目,帮助赤城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2020年实施“智慧帮扶”项目,将帮扶全面铺开,助力赤城县完成脱贫摘帽。在这些工作基础上,赤城县脱贫后迎来冬奥会等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校地有了更多的合作内容和需求,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校地现场交流合作严重受限。为此,学校领导多次调研分析,将赤城县的发展实际需求掰开揉碎,与学校的资源优势逐一拼凑,想尽办法串联对接。考虑到互联网技术的崛起和日渐成熟,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破局利器,学校认真学习借鉴832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的e帮扶等项目后,明确将数字信息技术作为串联线,实施“网链赤城”项目,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搭建“数智平台”、安装“数字引擎”。

  三是充分调动群众和帮扶资源。学校确定项目建设的总基调为“群众主导、发动师生、合作共赢”,改变了以往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单一性和狭隘性。项目将帮扶内容、帮扶渠道、帮扶对接通过数字平台直接从帮扶地区群众、单位、企业连到学校单位、团队、师生,大到校地合作、中有团队助企、小至个人帮扶,都可通过项目平台、微信小程序等随时交流对接。与此同时,学校各单位、师生有需求也可发布,赤城县群众视能力和资源进行对接,如小团队或个人的乡村旅游、部门红色主题教育、农副产品购买需求等,充分发掘校地合作互利互惠共赢点。项目涉及的部分微信小程序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导开发,实现了产学研结合,产品在相关赛事中已获奖励。

  三、实施进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赤城县资源禀赋和帮扶发展基础,围绕乡村生态文化、农副产品产业,打造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品牌和产品,确定项目核心内容、提供产品支撑,增加吸引力和增收能力。

  1.立足当前,致力原有基础新突破。克服疫情等影响,加快推动红小米加工厂扩大生产,发动农户种植无公害农作物。推动两家种养殖农业合作社加入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扩大产品影响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2.着眼长远,谋划产业发展新路子。依托赤城县内及椴木沟村周边农林、山水等资源优势,立足一村一品,进行农业、民宿、餐饮等配套开发,总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椴木沟村“山南篱下”田园民宿项目1号院。建设70亩蔬菜大棚种植和杏花沟农场养鸡项目,将通过网络技术在棚区和喂养区布置高清视频、气象站、土壤传感器、虫情测报仪等设施,为企业及种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灾害预警、远程诊断等功能,通过智慧种养殖模型的指导,大大提升种养殖效益。2022年,与赤城县合作设立河北大学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派出团队进站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专业的智力支持。

  3.既有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吸引力。学校重点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帮助村庄铺新路、拆旧宅、整村容、提村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方位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设计安装了全村监控设施,在疫情防控、治安管理等工作中,构建了一个可监控、可通知、可处置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治理效率,助力基层智慧化治理和平安乡村建设。 

  4.创新服务,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2021年暑期,学校派出200余名师生完成了京张奥运文化艺术廊道文化墙绘制工作,采用网络投影技术完成延崇高速沿线12个行政村的310面墙面绘制,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河北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深入报道。11月,进行了椴木沟村口唐长城沿线树木的裁剪和灯光亮化改造,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定时开光,使唐长城七彩灯光亮化工程成为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数字平台搭建

  2021年起,学校组织师生团队自主开发服务网站和微信小程序,搭建数字网络平台,上线产品、宣传推广、对接需求、网络互动,全面推动营销网络化、帮扶数字化。

  1.乡村旅游方面。设计开发以娘子山红河源、赤城汤泉、草原天路为景点的两日游线路,通过推介平台,在线上进行景观展示、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展示、乡村游玩指导等,发布赤城特色旅游信息,用图文、VR、智能讲解等形式带领游客领略赤城风情,方便游客探寻赤城丰富的人文历史,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村民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提供民宿资源,由驻村工作队负责审核,用户可通过小程序进行咨询和预订。

  2.农副产品方面。赤城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联系驻村工作队对其产品进行审核后,推介到网站和微信小程序,接受学校师生的购买预订。同时,联系工作队确定运输方式,小额产品由工作队返校时运回,大额产品联系专项运输,最大限度节约成本、让利于民。目前产品种类以小米、杂粮、鸡蛋、土豆等为主,还有一些农民手工制作的蜂蜜、佐餐酱等纯天然产品。通过平台销售为赤城百姓带来收益,帮助规模小、工艺原始的家庭增收,也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天然无公害的产品。

  3.党建共建方面。工作队将赤城县红色资源摆上网站展台,学校各党委、党支部在开展党建活动时可以进行选择,联系安排到赤城开展活动;学校则将党建课程、典型案例放到网上,供赤城县各党支部远程学习、交流研讨,提升党支部理论水平、丰富活动内容。

  4.精准帮扶方面。微信小程序设立教育、医疗、产业、普法、微心愿等版块,由村民联系驻村工作队发布相关需求信息,学校安排师生对接或自愿认领,从教育辅导、医疗咨询、产业指导、法律咨询等到志愿填报咨询、行政业务办理咨询、就业咨询等,再到生日愿望、电脑维修等等,只要是群众所需,均可摆上平台对接解决。改变了以往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难、力量小、不专业的问题,极大地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师生参与性。

  (三)实际运行效果

  自2021年“网链赤城”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各帮扶村通过项目平台,取得喜人成绩。

  大龙王堂村与北京多家旅游公司和户外运动团队达成协议,游客从无到有增至近4千人次,山货线上交易额已达12万余元,全面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又引领7户农家开始整修院落、室内外装修,准备加入旅游市场,同时在农家院基础上引导产业升级民宿招商,与55户村民签订协议,将闲置的院落引入社会资金建设民宿和画家村,现已初步和北京投资商达成合作协议。

  椴木沟村通过平台与天津、保定等地第三方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已完成生产销售5万多斤小米,稳定的销售订单为今后百姓稳定增收、扩大产品种类、提高村庄品牌价值打下坚实基础。“山南篱下”田园民宿项目1号院运营以来,订单不断,师生热情似火,纷纷预订前往体验乡村田园生活,带动各类农副产品销售,全村人均收入较前年提升1100元。工作队设计安装了全村云监控设施,在疫情防控、治安管理等工作中,构建了一个可监控、可通知、可处置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治理效率,助力基层智慧化治理和平安乡村建设。

  西青羊沟村工作队会同村委会引领村民建设的“杏花沟农场”的2000羽散养柴鸡通过平台预售一空,为村集体增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和投资分红。与此同时,村民的土豆、甘蓝、小米等3万余斤也完成销售,村民根据购买需求还种植了安国中药材,偏远山村实现全订单式生产销售。

  里口村和外口村工作队运用平台联系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国瑞恒昌商贸有限公司、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包销村民种植的近四万斤土豆和谷子、藜麦、金红果、甘蓝等部分农副产品,联系企业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务工,远程指导村民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与此同时,学校十余个学院党委、党支部通过平台联系到赤城县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几十名在校学生与赤城学生建立结对关系,十余个师生团队根据平台发布的技术、讲学需求到赤城县开展合作和指导,几十名病患通过平台获得远程诊断和康复指导,精准帮扶之风拂过赤城县每片土地。

  四、下一步计划

  一是完善现有平台项目。持续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对现有的网站和两个微信小程序进行开发和完善,增加产品展示度、提升文化底蕴、提高产品吸引力。以现有产品保销量为基础,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产业稳步发展。对精准帮扶版块进行优化,扩大帮扶项目分类,提高联系帮扶的便捷性。

  二是内宣外联提升能力。在校内大力宣传推介,争取实现师生全覆盖、随手帮、随时帮;在校外广泛联系校友、兄弟院校,形成众人拾柴的广泛影响。充分调研赤城县的帮扶需求和优质资源,并将其统统打包放上平台,集全校之力帮全县之需,借赤城资源推动学校发展,建立校地合作新模式。

  三是反馈指导促进发展。分析赤城县各企业、项目在平台上展示的产品优劣,帮助发现生产和管理问题,进行技术指导,规划发展方向,提升附加价值,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企业和项目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四是全面建强数字乡村。充分发挥学校的网络和信息科研优势,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网络平台。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为有需求的老人发放智能手环,动态全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并及时传递到老人子女手机和村委会云平台,实现老人健康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党建、村务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管理更便捷科学、村务更公开透明。全面助力打造组织强、百业兴、人和谐、面貌美、村平安的特色乡村。

  河北大学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科研力量,持续打造网络信息平台,集成党建、产业、医疗、教育等区块链,提升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