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扬“红医精神”,“组团式”医疗人才 健康帮扶新疆塔城地区

2021-10-11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中国医科大学

  2016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开展“组团式”医疗人才健康帮扶新疆塔城地区项目,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认真贯彻中组部、国家卫健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的政策与精神,独家承担辽宁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创新“以校包院+以院包科”模式,落实“四个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对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共派出六批117名援疆专家、79名柔性帮扶专家,成立7个专家工作室和2个专家团队工作室,共帮带34个专业270人次本地学员,培养业务骨干68名;举办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83期,获益上万余人;指导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12项;申报科研项目32项:地区级8项、自治区级24项;发表科研论文153篇,其中SCI3篇。

  成立以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为主导的医联体,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制定巡诊计划,共派出24个专业,专家152人次,累计完成查房30余次,病例讨论60余次,临床教学讲课15余次,接诊患者400余名,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县市级医院和兵团九师及团场医院。

  开展“辽宁援疆医生走基层”、“‘新长征,再出发’大型义诊活动”、“援疆情·边疆行——第十批援疆医疗专家巡边义诊”等活动,深入县(市)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教学查房、培训讲座、手术示教和义诊等活动百余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

  二、实施进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患者就医环境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投入援疆资金约1.07亿元,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使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项目、医院新门诊病房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医院专家公寓楼项目、区域影像质控平台与远程会诊平台建设、送教进疆和“三交”项目等都已完成。

  (二)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一是创建自治区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规培基地作用。截止目前,共帮带69人取得自治区住培师资证书,招收规培学员83名,取得执业医师证40人,其中国家级27人、自治区级13人。

  二是前后方联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中国医科大学现已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招收定向委培生100名;免费接收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及医联体单位医疗骨干进修82人次;对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免费开放培训账号;对81名在职人员实施学历提升工程。

  (三)学科建设有重大进展

  1.填补学科空白,细化学科设置。建成塔城地区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并成功挂牌“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建立新疆首个“心理治疗师培训中心”,填补了塔城地区精神卫生管理空白。医学检验科成效显著。建成负压结核实验室和PCR实验室,对全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和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根据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将新生儿科与儿科、消化内科与内分泌科、普外科与泌尿外科、妇科与产科分别独立运行,同时成立肿瘤内科、肿瘤/血管介入科,并将介入手术室纳入放射科统一管理,开展了200余例介入手术,填补了专业空白。通过健全医院学科结构,使诊疗项目更加齐全,为当地各族百姓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2.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塔城地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五大中心的建设;推进6个地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组织与指导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医学科申报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培育放射、消化内分泌、检验等11个学科逐步成为塔城地区优势学科。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

  目前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的消化内镜、重症医学、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已经成为拳头学科。尤其是消化内镜科,很多塔城地区以外的患者都慕名而来,而且已经为当地带出了两名业务骨干。医疗援疆正在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主要特点及成效经验

  (一)高位推动、精准施策

  1.科学编制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战略发展规划。2016年挂牌“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成为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随后中国医科大学组成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制定了《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8-2025》、《塔城康养基地概念规划设计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明确地区人民医院发展定位,完善相关措施,引领地区医疗建设全面发展。

  2.中国医科大学与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签订“十四五”帮扶合作协议。今年5月10日,大学党委书记宫福清一行进疆,并与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签订了“十四五”帮扶协议。“十四五”帮扶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与坚强的保障。

  (二)更新理念、科学管理

  1.引导医院立足实际改革创新,深化管理力求规范,以特色带全面,以全面促发展,主要职能科室负责人赴大学各附属医院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科建设、技术引进、人才建设、创新理念、信息化建设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全面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调整各项重要工作领导小组和医院管理委员会40余条;完善职能科室设置,加强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预防保健工作管理;修订制度和工作方案、开展全院制度汇编修订工作,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升级医院 HIS、HQMS及电子病历等系统,提高管理效能,实现智慧门诊,方便患者就医。2021年2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获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G+健康医疗试点项目单位”,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患者的多元化诊疗需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落实“以校包院”+“以院包科”帮扶模式

  1.根据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发展状况和专科需求,制定“以院包科”计划。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20名常驻专家与两批次20名柔性援疆专家,全方位加大帮扶力度,弥补学科覆盖面的不足。

  2.积极探索“以校包院+以院包科”+“科室统管”新模式。推行前后方同质化管理办法,支援科室和受援科室间签订具体帮扶协议,由支援科室统筹管理受援科室,“打包移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使受援医院学科的发展更有计划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二)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

  1.提升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专家为学员制定详细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并与学员签订“计划书”,定期进行双向考核。力争到2025年底,为每个受援科室都培养出一名学科带头人。同时,指导医疗骨干每年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级科研项目3-5项、申报及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自治区级继续教育项目5-10项。

  2.继续定向培养本科生。每年继续为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定向委培20名本科生(汉语言类),涵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11个专业。

  3.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组团式”援疆专家的优势,力争把塔城医院现有的自治区级协同住培基地升级为独立的自治区级住培基地,增创骨科、麻醉、重症医学、病理、检验等自治区级住培基地,并选择优势学科努力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4.设立“博士工作站”。依托“组团式”援疆的强大实力,在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建立北疆地区首个“博士工作站”,利用好工作站的团队优势,用活专家资源,培养塔城本土人才,打造塔城“医学人才高地”。

  5.持续开展本科学历提升工程。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学院持续开展在职本科学历教育,继续对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护理学、药学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人才加强培养。

  6.优先录取受援医院在职研究生。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对于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报考硕士研究生达到国家分数线的考生,优先考虑录取。

  7.接收受援医院业务骨干进修培训。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每年选派20—30名业务骨干或管理人员到大学各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大学协调做好进修人员后勤保障工作,并免收住宿费、进修费,发放基本用餐补助等。

  (三)全面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1.精准填补学科空白,着力打造精品科室。填补3个空白学科(胸外科、核医学科、胃肠肿瘤外科);将放射科、眼科、消化内科、麻醉科、呼吸科、检验科、功能科、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感染科等逐步建设成为塔城地区优势学科。

  2.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打造3个地区级诊疗中心(眼科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肿瘤诊疗中心);积极申报3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神经医学(内、外)科、精神心理科);积极推进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同时加强疑难和急危重症学科以及支撑平台建设,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打造为区域医疗中心和“大病兜底”医院。 

  (四)加强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推进医院内涵建设

  1.对受援医院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并建立援受双方定期交流互访机制。选派援疆医疗队领队任医院院长、副领队任副院长,引进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研究制定符合受援医院实际的医院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明确目标任务,抓好措施落实。另外,大学各附属医院与塔城医院定期互访,通过“交流、交往、交融”工作提升受援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

  2.通过信息化建设,助推医院精细化管理。借鉴大学各附属医院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和信息化建设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控制、后勤管理等方面优化管理流程,使受援医院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绩效考核体系、基础医疗质量等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以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获批自治区“5G+远程诊断应用试点项目”单位为契机,建设5G智慧医疗协同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前后方数据互联互通,并规范医疗数据标准,满足数据共享需求,推动医院向智慧医院发展、向现代医院管理迈进。 

  3.重新修订医院《规章制度汇编》。一是对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新修订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优化医院管理流程,提升医院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引人留人机制。协调各单位推动六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才“组团式”受援医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六个文件的落实,实现引育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和招收力度。立足塔城地区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形成切实可行的引人用人机制。

  (五)加强医联体建设、将“组团式”医疗援疆资源辐射基层

  1.落实中国医科大学远程医疗中心与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及其医联体单位签订的远程医疗协议,不断完善区域远程会诊平台软硬件建设。

  2.形成合理可行的远程会诊机制,制定完善的转诊制度。通过远程会诊、查房、培训等方式协助地区五县两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新科目,提升塔城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

  3.落实塔城地区影像质控中心软硬件建设,实现4县3市影像检查与诊断的规范化质量控制,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质控中心的建设及临床“危急值”管理。

  4.完善巡诊工作制度,制定巡诊计划,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派出专家赴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疑难病例会诊或手术,切实为基层医务人员及各族群众排忧解难。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