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首创 “碳中和新乡村” 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化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

2021-09-26 来源:规划司收藏

华南理工大学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多年全方位开展“大教育扶贫”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首创“碳中和新乡村”发展理念,持续助力帮扶地区构建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绿色发展新模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精准帮扶新路径。通过全方位研究“碳中和新乡村”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并在多地创设综合示范基地,科学探索“新平台、新乡建、新经济、新人才、新治理‘五新融合’”实施路径,取得良好的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一、模式首创:为什么提出“碳中和新乡村”

  (一)两大国家战略高度整合的时代意义

  推动乡村振兴与碳中和两大国家战略的高度整合已成为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内源动力和必然要求。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当中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揭示了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同样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主动探索两大战略耦合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我国乡村具备生态系统碳汇资源与新能源发展的空间资源优势,然而,近年来亦面临着高碳排放加剧的现实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2000至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持续进步,我国乡村人均生活用能水平持续上升,与城市人均生活用能已经持平,且呈现更快的增长趋势。可见,乡村振兴与碳中和不可分割、相互促进,两者的内在关联未来将更为紧密。

  (二)乡村发展能力与生态价值提质升级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系统开展的制度帮扶、经济帮扶、人才帮扶与服务供给,我国欠发达地区与脱贫地区乡村以其弥足珍贵的生态与人文多样性,已呈现复兴的良好态势,其乡村发展将不再仅是依靠财政投入和高校、企业响应政府号召的帮扶行动,其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还将产生可持续的“造血”价值。然而,该类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开展精准帮扶的全局工作中,依然普遍面临着认知、技术、制度三个层面的主要问题,导致其乡村发展能力与生态价值依然趋于弱势。

  认知层面,缺乏乡村发展价值的正确判断。新时代的乡村已不再是内生封闭的地域系统,在移动互联和智能化时代,分散、远程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又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将极大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通,助力乡村构建新生态、新形态、新业态、新文态。

  技术层面,缺乏科技创新与设计创新的有效应用。导致乡村生态资源及其环境风貌、产品与服务难以产生较高附加值,使各类乡村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依旧偏低,难以真正实现区域视角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制度层面,缺乏绿色金融与市场运营的适配设计。导致许多优越独特的乡村生态资源未能构建和市场力量的有效链接,难以通过保留、强化城乡特色差异的同时,实现从落后农业地区到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地区的蜕变。

  (三)“碳中和新乡村”的前期探索与模式首创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以乡村发展的时代需求与现实问题为导向,立足“大教育扶贫”格局与“华工特色”精准减贫模式,充分发挥高校智慧在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创新纽带作用,深入多地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促进乡村低碳发展的全方位系统性帮扶实践。主要包括:定点帮扶云县打造“一体化”全域规划、构建“扶贫链”造血机制,结合“生态产业化”,成功培育云游、云酒、云茶、云泉等低碳产业与生态农业品牌;组团式帮扶惠来县孔美村实现重点涉毒村到美丽红色村的蝶变,注重脱贫攻坚和低碳生态治理相结合,系统开展生态湿地水质净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屋顶光伏等低碳乡村建设项目;以院士团队牵头开展科技援疆扶贫,研发高强度全回收地膜先进制造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地膜循环有效利用,在促进耕地质量改善、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显著减少地膜残留量与碳排放量的增加。

  为进一步整合跨学科的帮扶力量,我校以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作为科研平台,组建乡建帮扶综合服务队(现有科研实践人员近100人,核心成员自2006年以来深耕村镇发展研究)。先后深入广东、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系统开展乡村全产业链研究与实践,编制村镇规划设计1000余个,主持国家、省级科研政研课题近30项,创新探索“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乡建模式,于将近100个镇村付诸实践,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省市级以上奖励40余项,实现了乡建帮扶领域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创新。

  立足相关帮扶实践的做法经验与阶段成效,我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碳中和两大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与高度整合的时代需求。组建以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为牵头的跨学科多专业团队,在广东省茂名市、揭阳市惠来县、韶关市南雄市、广州市花都区以及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等多地开展乡村发展公益调查与建设实践,在全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新乡村”发展理念,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化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

  二、模式内涵:“碳中和新乡村”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特点

  (一)“碳中和新乡村”的核心内涵

  旨在全方位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化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重点体现在空间、经济和社会低碳转型三个维度。在空间维度,强调建立城乡统筹的低碳空间体系,科学策划以新能源为引领的低碳技术项目开发与空间布局,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乡村发展的再电气化,重构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格局;在经济维度,强调碳交易在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注重将低碳技术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以“碳中和新农业”为载体的生态人文新经济;在社会维度,强调乡村低碳治理体系的研究,培育村民低碳意识,建立低碳社会。

  (二)围绕“碳中和新乡村”开展高校精准帮扶的主要特点

  1.全方位构建负碳乡村,促进乡村成为碳汇交易的主要卖方市场

  从我校开展“碳中和新乡村”的研究与实践效果来看,该模式有利于促进实现可持续的“造血式”运营性帮扶,有效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同时,基于城市正碳发展、乡村负碳发展的客观需求,促进乡村成为碳汇交易的卖方市场,基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机制,通过卖出乡村生态碳汇、新能源项目的核证减排量取得货币,持续推动乡村存量空间资源转换成优质长效的生态资产。

  2.推动科技与设计有机结合,建立“碳中和新乡村”标准化建设技术体系

  我校依托系统开展的跨学科研究与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正逐步推动实现低碳化、智能化科技与生态设计有机结合,包括乡村能源、环境、产业、金融、治理等多领域。并联合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推动制订“碳中和新乡村”标准化建设方案、重点标准清单以及标准化建设技术指引,为相关兄弟高校以及多主体进一步开展相关模式的组团式帮扶提供落地支撑。

  3.强化绿色金融与产业导入制度研究,推动“碳中和新乡村”发展模式实现可复制可推广

  开展乡村绿色金融与碳汇交易制度研究,同步策划相关适宜技术、人才与资本入乡的制度设计,系统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生态资源、产品、服务附加值低等重点问题,实现高校精准帮扶的模式创新。相关制度研究和模式提炼,不仅适用于高校为主体的帮扶工作,也可为其他主体的帮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三、模式践行:“碳中和新乡村”高校帮扶新模式新探索

  根据“生态资源资产化”“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能源消费再电气化”等关键内涵,“碳中和新乡村”高校帮扶新模式的实现路径以及我校协助多地开展相关精准帮扶的实施进展可以概括为“新平台、新乡建、新经济、新人才、新治理”五个方面:

  (一)新平台:以高校为纽带,搭建政、企、村、专业团队多方联动的运营平台

  发挥我校在人居环境、农业科学、电力工程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以搭建智库平台履行精准帮扶职能,引入优质企业与专业团队,促进与地方政府、村进行有效配合,并厘清多主体的分工及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平台长效运营。

  在广东省茂名市,我校携手茂名市人民政府引入中国华能、阿里巴巴等央企、国企以及优质民企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在茂名市签署了共建“碳中和新乡村”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撬动企业投资规模超400亿元。并组织我校建筑学院、电力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等院系师生组建跨学科驻村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组建联合工作组,推动试点项目落地。

  在此基础上,策划推动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在茂名市高州市落地,并在化州市设立“碳中和新乡村研究所”,为地方实践持续提供科技服务,导入优质智力资源以及发展项目。

  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由学校领导亲自挂帅,策划推动云县整县“碳中和新乡村”建设,并派出专业团队协助地方开展乡村特色资源、碳汇资源普查,搭建碳评估、碳交易平台,为其碳汇交易做好技术储备。

  (二)新乡建:以乡村规划和设计为引领,塑造低碳化乡村“三生空间”

  围绕乡村规划和设计,统筹山水田林、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善用,聚焦乡村新能源项目的统筹布局与功能联动,建立乡村新能源与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相融合的发展场景。

  营造绿色生活空间。我校驻村团队以农房风貌改造与屋顶分布式光伏为切入,参与推动茂名市首批8000户复合型分布式光伏项目,现已完成首批示范项目并网运行,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在党政机关建筑、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农村居民屋顶以及乡村文体活动场地、停车场、公厕、垃圾处理设施、雨污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推广。

  打造绿色生产空间。联动能源类央企与农业全产业链民企,在茂名市电白区规划推进6000余亩盐场、虾塘新能源科研实践综合项目开发,系统开展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沼气发电、陆上风电、分散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率先实施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及生产经营性农业设施屋顶光伏等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3亿度电,年产值约1.3亿元人民币,年纳税额约3300万元人民币。参考相关做法,正进一步在揭阳市惠来县孔美村打造“碳中和新农业”生产与研学教育基地,实现全周期的农业生产低碳化,并结合农业碳足迹捕捉及其可视化的科普展示,吸引各地村民、村干部、政府人员前来考察学习。

  修复绿色生态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协助多地摸查生态空间的底图底数,控制碳源用地建设,保育生态碳汇资源。科学规划碳汇造林等项目,并将地面光伏发电与板下种植治理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

  (三)新经济:以多方共赢为目标,创建乡村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模式

  将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构建多方共赢的投资运营模式与碳汇交易模式。

  我校已协助临沧市云县、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茂南区以及韶关市武江区等地开展碳汇普查工作(累计总估值超300亿元),并发动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基金会、华能投资以及相关社会投资人为各地量身打造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同时,协助相关地区编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建立“企业-碳交易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多元主体合作模式,拓宽乡村低碳发展路径,持续带动村集体、农户增收。

  我校通过提供“研-学-产-用”一体化的智力支持,正与广州市花都区共同推动“碳中和新乡村”金融体系建设。结合其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通过促进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亚洲总部落户花都,引入欧瑞府产业资源平台,系统推动世界绿色小镇建设,为全国全省多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服务支撑。

  (四)新人才:以乡村振兴培训实践基地为载体,构建乡村新型人才供应链

  以我校和各地共建的乡村振兴培训实践基地为载体,构建“碳中和新乡村”人才供应链,系统培养当地管理人才、建设人才、新型农民以及专业技能人才。

  在茂名市高州市,我校精心策划“碳中和新乡村”系列课程及师资队伍,已实现培训2000余人次,为各级管理干部、村民、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人员提供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乡村工匠、产业技能、社区治理等多领域专题培训及讲座。重点培养本土职业技术服务人员300余人次,使其成为乡村新能源等实施项目的从业者,促进其生态意识与技能培养提升,提高村镇低碳化发展的人才队伍专业水平。

  在韶关市南雄市,围绕省委组织部指导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我校与南雄市委市政府、粤电集团、华为共建“碳中和新乡村”粤北样板。并结合省级人才驿站等项目,将“碳中和新乡村”模式进一步注入培训教育、文旅研学等功能内涵。

  (五)新治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建立乡村“三化”同步生态治理机制

  结合数字乡村技术,搭建乡村资源数据平台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促进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法制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以茂名市为例,我校联合茂名市委市政府共同编制《茂名市碳中和新乡村实施方案》,全方位构建“碳中和新乡村”生态治理制度,建立财政资金使用、人才保障、土地使用、项目申报等专项机制。并与高州市委市政府试点共建“高州市智慧乡村云平台”,建成首个以“数字化生态治理”为主题的智慧乡村数字体验展厅,对乡村生态资源进行摸查、评估、展示,实现资源与资本的精准对接,为生态资源资产化的运营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模式成效:立标杆,显成效,树品牌

  (一)立标杆,培育首个“碳中和新乡村示范市”

  “碳中和新乡村”的研究与实践已在全国全省取得理论、概念、行动等层面的良好发展态势。累计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180余篇系列报道。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于2021年4月授予茂名市“省级碳中和新乡村示范市”。

  “省级碳中和新乡村示范市”首批示范段项目也在全国首档乡村振兴主题综艺节目《乡村振兴大擂台》当中精彩呈现。该节目由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于今年3月考察茂名市期间表示:“‘碳中和新乡村’的模式很好,在茂名做出示范后,可在全省推广”。

  (二)显成效,形成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闭环

  推动示范项目减碳增效、民生改善与建设开发相结合。以茂名市首批8000户农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实施项目为例,每户将实现每年发1万余度电,首批农户及其所在村集体可通过发电上网获得40余万元收益,实现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8万吨,而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碳核证减排量交易,可进一步获得40余万元收益,相当于农户在提供农房屋顶资源、免费获得一个实用、美观的光伏阳光亭的同时,平均每年可获得1000余元的专项收入。同时,规模化的项目建设促进了我校相关合作单位与华能(茂名)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茂名市共建合资公司,企业投资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所得的收益,又能为当地留下可持续的财政税收,作为“碳中和新乡村”的专项建设资金。

  (三)树品牌,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与低碳发展

  立足“碳中和新乡村”品牌效益,我校进一步助力地方创新乡村发展模式与品牌建设。携手阿里拍卖共建“碳中和新乡村”生态直播间,联合平安保险实现绿色农产品的低碳溯源与品质控制,并以“大宗拍卖”形式,实现供需迅速匹配与价值最大化。以5月20日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助“荔”高州直播为例,当天4小时共吸引281万人在线观看,中国邮政等超过十位大宗买家成功拍下茂名农特系列产品大宗拍卖总量约400万斤,成交额超2000万元。

  五、模式推广:接续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4月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双碳目标的制定“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校深刻认识到,建设“碳中和新乡村”是把欠发达地区、脱贫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适宜路径。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碳中和战略的深化落地,华南理工大学将整合更多优势学科、优秀校友以及优质社会资源,聚焦“碳中和新乡村”的碳汇交易机制、标准化建设体系以及减碳增效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构建做法可落地、社会可接受、市场可推广的“碳中和新乡村”高校帮扶新模式,将基于生态资源资产化的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