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在“生命禁区”守护人民生命

2021-09-26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中山大学

  一、案例概要

  2016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从0海拔到5000米,连续5年共派遣专家38人次驻点帮扶西藏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现为仲巴县人民医院)。五年来,医疗队员克服高原反应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在“生命禁区”仲巴高原日夜奋战,边吸氧边奋战,帮助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改造软硬件,健全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提前2年实现建成二级乙等医院的目标,结束了当地没有医院的历史;帮助仲巴县当地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首次降到0,“两降一升”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多措并举组织培训,以“师傅带徒弟”“请进来、派出去”等形式,着力变“输血”为“造血”,提升了当地危急重症救治综合能力,培养出了一批熟练掌握剖宫产、无痛分娩等数十项亟需医疗技术的业务骨干,带出了一支“能力强、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医护队伍,为仲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展多轮巡回医疗为藏族同胞筛查包虫病和心脏病,积极深入开展送医送药,助力健康仲巴、健康西藏建设。

  二、案例背景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卫健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于2016年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的工作方案》(国卫医发〔2016〕7号),明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口医疗帮扶西藏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

  三、团体介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创建于1835年,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中国西医起源地、西医教育肇始地、孙中山学医及从事革命运动策源地。医院创造了中国西医史上许多第一,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186年传承,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四、瞄准问题和对象

  仲巴县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边境线长达357公里,在守卫边疆、捍卫国家安全上发挥重要作用。它是日喀则与阿里地区之间的必经之地和219国道重要途经点,每年成千上万游客路过。提高医疗水平至关重要,然而却困难重重。

  1.环境极为恶劣。仲巴县平均海拔达5000米,空气氧含量只有广州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这里终年酷寒,树木无法生长,是西藏唯一的纯牧业县。

  2.医疗资源极为匮乏。一是仲巴县内无医院,仅有的一家县级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十分落后,院内甚至没有稳定的自来水供应,医疗器械和消毒设备也十分简陋;拥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寥寥无几。二是人口分布分散,医疗力量难及。全县2.6万人散居在面积接近7个上海市的土地上,且牧民在牧区间迁移,居无定所。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急危重症患者只能转送至上级医院。

  3.转送上级医院路程远。仲巴县距离日喀则市中心630公里,需翻越9座大山,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只能转送至上级医院,途中需要12个小时车程,患者安全难以保障,转送费用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常见。

  4.仲巴县“两降一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工作形势严峻。孕妇多随家庭在牧区间迁移,产检率低,分娩多在家中进行,导致当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低,且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从未开展过剖宫产手术,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较高。

  5.群众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环境恶劣,居住条件艰苦,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概率较高,包虫病、消化道疾病、骨关节病等较平原地区多发易发。

  五、具体实践做法和特点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针对仲巴实际情况,医院研究确定“132,逸仙爱”精准帮扶计划,即1个方针:按需帮扶、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帮扶无期限;3方面精准帮扶举措:医疗、人才、管理三位一体精准发力;2个重点帮扶目标:实现“两降一升”及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目标、建成二级乙等医院。2016年以来,医院全力以赴推进“132”计划落实落细,帮扶仲巴县人民医院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过程如下:

  2016年7月3日,医院援藏医疗队带领当地医护人员成功开展仲巴县首例剖宫产手术,这也是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剖宫产术。

  2016年7月6日,医院与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对口帮扶责任书及协议书,并捐赠医疗设备28万元。

  2016年9月,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医疗活动,多次翻越6000米险峰,对100多名儿童进行筛查,确诊5例先心病患儿。

  2017年7月6日-14日,成功开展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重大疾病(包虫病)筛查工作暨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是全国包虫病筛查工作中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的筛查队伍。

  2018年6月,帮扶建成“逸仙-仲巴腹部微创外科中心”“逸仙-仲巴微创外科技术培训中心”和“逸仙-仲巴临床护理技术培训中心”,捐资新建“逸仙-仲巴医学图书馆”。

  2018年6月,在我院帮扶下,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成功独立开展首例剖宫产手术,培养出了一支掌握剖宫产技术的当地团队。

  2018年7月,联合社会力量向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捐献价值1000万的急需医疗设备。

  2018年8月22日,在我院帮扶下,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成功独立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

  2018年9月19日,成功开展仲巴县首例移动式远程医疗会诊,实现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3个乡镇卫生院与我院的互联互通。

  2018年9月27日,成功帮助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重建供排水系统,结束了半世纪无自来水供应的困境。

  2018年12月,在我院3年持续帮扶下,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改造了软硬件,全面提升了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全面健全了管理制度,提前2年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升级为仲巴县人民医院。

  2019年7月16日,成功开展仲巴县首例无痛分娩,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无痛分娩术,帮助无痛分娩技术在无痛普及率不及1%的西藏乃至是仲巴县落地生根。

  2019年9月6日,成功开展仲巴县首例无痛肠镜,实现了超高海拔地区无痛内镜的“零”突破。

  2020年,我院医疗队在承担医疗帮扶任务的同时,更承担起疫情防控的重任,多次开展疫情防控专题讲座,协助建立新冠PCR实验室、发热病房及疑似病例隔离病房,荣获“西藏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六、主要成效

  (一)“三位一体”帮扶取得显著成效: 

  1.医疗:全面开展医疗帮扶。5年来,医院派出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的业务骨干38人次驻点仲巴,他们通过门诊、手术、巡回医疗共为当地提供诊疗服务17207人次,开展手术288例,进行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次数663例,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当地新技术、新项目91项,给仲巴人民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人才:提升“造血”能力。根据当地急需,选派专家常驻帮扶,进行手把手带教。针对当地病例数少的情况,以理论授课、模拟演练等方式反复进行强化培训3114次;邀请仲巴8名技术骨干到广州进修,安排“一对一”导师带教,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进行“小灶”式教学,8名进修生已成长为科室骨干。

  3.管理:全面升级软硬件。医疗队主导改造了仲巴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急诊科,新建了儿童输液室、内镜室等区域,推动成立普外科、骨科、儿科、藏医科、口腔科、医技科、药技科、消毒供应中心等业务科室。帮助卫生服务中心重建供排水系统,结束了50年无自来水供应的局面。联合社会力量向卫生服务中心捐赠价值1000万的急需医疗设备,包括心电图机、便携式B超机、高清腹腔镜、超声刀、远程会诊系统等,使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并进入远程会诊诊疗时代。在提升软硬件的同时,着重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派出管理干部常驻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400余项。医疗队带头执行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讨论制度等,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二)高质量实现两大重点帮扶目标:

  1.实现“两降一升”及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目标。培养当地医护人员可独立完成剖宫产、钳产等紧急技术,连续几年实现孕产妇的零死亡。医疗队制定系统培训计划,每周开展2次的教学查房、业务学习,共培养出妇产科医生7名、麻醉医生1名、消化内镜医生1名、急救医生6名、消毒供应室护士1名,从根本上提高仲巴人民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实现急危重症患者独立抢救。

  2.帮扶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提前两年建成二级乙等医院。在我院的帮扶下,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软硬件、管理制度、技术力量有了根本性的提升,提前两年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更名为仲巴县人民医院,结束了仲巴县没有医院的历史。

  2019年2月,仲巴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成功摘掉“贫困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被西藏自治区授予“2019年全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19年 6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召开“2019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与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县级医院工作会议”,我院受邀介绍帮扶仲巴县人民医院工作成效和经验,得到高度肯定。

  七、感人故事

  1.五年来,医疗队员不忘初心,肩负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有的队员因高原反应晕厥经抢救后继续开展帮扶工作,有的队员舍下幼儿,有的舍下患癌症的八旬母亲,有的队员为尽快提升仲巴县医疗工作水平,申请延长驻点时间,有的申请二次进驻。他们不计得失、不顾生死,英勇奋战,在“生命禁区”守护着人民生命健康。

  2.2017年4月10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从仲巴县接回3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1名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患儿到广州进行免费救治(手术费及生活费超过60万元)。其中,烧伤患儿小南加共在医院进行了7次手术,住院时间长达7个月。期间,全院职工为小南加捐款十多万元生活费用,最终成功帮助小南加重拾自信,再露笑颜,这一事件受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

  3.2018年8月22日,援藏医疗队队员接诊了一例胎盘早剥、出血量达4000ml的产妇,队员立即为患者进行手术。由于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血站,队员们带着产妇几次突破泥石流阻碍,不眠不休跋涉近30个小时赴日喀则市寻找血源,最终成功守护了产妇和孩子的生命。

  4.2019年8月24日,医疗队成功抢救一位在巡逻中发生意外的边防武警战士。因伤者全身失血量超过2000ml,医疗队紧急组织献血,开展当地首例无血源紧急输血。随后队员们连夜冒大雨、走山路护送伤者奔波10多个小时前往日喀则,成功挽救边防战士的生命。

  2019年8月,仲巴县长听闻国家卫健委不再安排我院对口帮扶仲巴县人民医院,他带队赶赴广州,带来了印满仲巴县1镇12乡58村乡亲手印的感谢信和请愿书,恳请医院继续帮扶仲巴县。

  八、主要经验

  1. 注重全员帮扶,组织领导到位。医院党委会研究确定“132,逸仙爱”精准帮扶计划,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直接抓”工作机制。党政领导多次带队到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帮扶工作,开展送医送药。党委书记、院长指导策划先进事迹报告会,使医疗队员杰出的贡献和感人事迹受到广泛传颂,全院全员积极参与、支持帮扶工作,形成了强大合力。

  2. 注重按需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科学制定各项措施,面向当地急需,因地制宜开展“传帮带”工作。鉴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我院从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上给予全力帮扶,使仲巴县医疗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当地“两降一升”工作压力极大,我院把“两降一升”作为两大帮扶目标之一,帮助当地培养了一支能独立开展剖宫产手术、无痛分娩技术的医护队伍。根据仲巴县疾病谱,把包虫病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培养B超医生。

  3. 注重智力扶持,队伍建设到位。“扶贫先扶智”,在开展门诊、手术、查房、义诊的同时,着力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变“输血”为“造血”。

  4.注重文化扶持,传承大爱到位。“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院以政治引领帮扶工作,成立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向西藏同胞宣讲党的政策,传播“博爱、崇德、求精、奋进”的院训精神。真诚帮扶让当地切身体会到医者大爱,激发了当地医护人员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当地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持久深沉的文化和精神动力。

  九、传播影响

  1.【学习强国】【脱贫攻坚】生命禁区的守护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口帮扶仲巴县人民医院工作纪实

  2.【南方杂志】视界丨攀登者,生命禁区的守护

  3.【南方杂志】壮丽70年,致敬奋斗者丨西藏仲巴奋斗的100天!

  4.【中国西藏网】从珠江河畔到海拔5000米,这里有群广州医生  

  5.【南方日报】胎儿脚丫伸出子宫,宫内羊水流干!此时,产妇丈夫却不愿签字手术……

  6.【央广网】世界最高!广州援藏医疗队在4800米海拔开展无痛分娩术

  7.【南方杂志】广州的亲人,仲巴请您留下来

  8.【羊城晚报】广东援藏医疗队:夜奔数百公里,只为救命悬一线的产妇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