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访谈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做客新华网谈按新机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2005-02-23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新华访谈。每当高校新生入学之际,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总是这样给贫困新生打气:不让一个大学新生因家庭贫困上不了学,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体系会助你完成学业。张保庆说:“我最怕学生说我说话不算数。”今天我们就把这位说话算数的教育部副部长请进了演播室和广大网民一同就国家助学贷款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您好,张副部长。(2005.02.23 14:03)

[张保庆]: 各位网友好!(2005.02.23 14:05)

[主持人]: 知道您要来,我们的网民非常踊跃,提了大量的问题。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帮助多少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2005.02.23 14:06)

[张保庆]: 到现在为止,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了115万大学生,实际贷出的数额大概是95个亿。(2005.02.23 14:06)

[主持人]: 国家提出按新机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新在哪里?会带来哪些变化?(2005.02.23 14:06)

[张保庆]: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1999年开始做试点,2000年在全国所有高校推开。推的过程中,就像同学们反映的,贷款速度很慢,老贷不下去。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反复强调这件事情,来推动这件事情,但总是不理想。后来我们就发现,一个事情如果老是搞不下去,它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2005.02.23 14:07)

[张保庆]: 因此从2003年的下半年,我们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开始做调查研究,到去年上半年,我们对原来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政策上到操作机制上,到组织实施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正在调整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贴息办法。同学们都知道,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是政府贴息一半,自己支付一半。原来的贴息办法是说学生一个周期是8年,在8年期间贷款学生都享受国家贴息一半。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学校在校期间贴息还好办,学生毕业以后再贴息就会带来一些困难。另外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学生上学期间比较困难,还让他付利息,毕业之后挣工资了,按道理说就应该自己付利息。我们这次调整就是调整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他所有的贷款利息都由国家支付,自己不付。毕业之后,你在还贷期间,这个利息由学生自己支付。(2005.02.23 14:10)

[张保庆]: 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学校在校期间贴息还好办,学生毕业以后再贴息就会带来一些困难。另外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学生上学期间比较困难,还让他付利息,毕业之后挣工资了,按道理说就应该自己付利息。我们这次调整就是调整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他所有的贷款利息都由国家支付,自己不付。毕业之后,你在还贷期间,这个利息由学生自己支付。(2005.02.23 14:10)

[张保庆]: 第二个就是还贷的年限。原来规定毕业生,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他毕业之后就开始还款。但是这些年来国家出现一些情况,有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你叫他怎么还。但如果不还,按照过去规定就算违约,就算不诚信。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调整了,允许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一至两年内开始还款,然后再四年还清。这样给学生更多的余地,也符合实际情况。这样就把原来的从贷到还,8年期限实际上变成10年了,这对同学们是有好处的。这是政策上的调整。(2005.02.23 14:11)

[张保庆]: 第二,操作机制上的调整。过去贷款为什么慢?因为按过去政策设计,所有的操作都由经办的金融机构--银行来操办。什么意思呢?从学生提出申请、填表到审查这个学生的贷款资格,全部由经办银行办,这套手续是很繁杂的,第二个是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也很难把握好究竟谁该贷谁不该贷,这样就造成发放贷款很慢,另外它的运行成本也特别高。根据这个情况,我们这次调整,把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由银行和高校共同负责。什么意思呢?就是前期的工作,从学生申请到审查合格,前期所有贷款手续都由学校来办。办完之后,经办银行尊重审查学校意见,就是经办银行不用再审查了,根据学校提供的人员名单和表格,经办银行根据这个就可以发放贷款,这样就加快了发放的速度。(2005.02.23 14:12)

[张保庆]: 第二个办法,国家助学贷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20%的家庭贫困学生,如果发放额度超过了怎么办?因此有一个包干制度。比如每个学校大致上,比如你有20%学生可以发贷款,一个学生一年发6000,假如这个学校有1万学生,那应该有2000名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一年可以贷出1200万,把这1200万全部给学校,学校在不超过这个1200万的额度内,学校就可以定了,这样银行也照这个办,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程序。这是我们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教训之后的重大改革。(2005.02.23 14:13)

[张保庆]: 过去为什么贷不出?因为商业银行老担心学生不还贷,有个风险问题。过去在风险上,虽然我们有一个大的政策,比如造成呆帐坏帐,国家可以冲销,但是没有具体规定。这次为了减少经办银行的顾虑,我们也进行了调整,就是设立风险补偿金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经办银行每年的实际贷款发生额,给你提出15%的风险补偿金。比如给北京银行贷了3000万国家助学贷款,15%就是450万,那国家和学校共同负责,拿出450万给你。这样银行就减少规律。这项制度的建立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2005.02.23 14:14)

[张保庆]: 另外就是加强组织领导。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开展起来确实很困难,工作很细致,光靠银行来搞是搞不成的。现在怎么办呢?现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各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个高等学校和经办金融机构一个共同的工作。为此,在组织机构上也健全了,国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的国家助学贷款中心,各省也成立一个国家助学贷款中心,每个高校也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或者抽出专人来负责这项工作,这样从上到下对全国发放助学贷款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都能够有人及时来管,及时解决。这也是一个经验教训。主要政策调整就体现在这几个方面。(2005.02.23 14:17)

[ricoh]: 请问张部长,如果大学的学费远远大于6000元/年(国家助学贷款规定的每年贷款最高限额)的话,剩余的一部分学费,我们学生怎么去承担啊?谢谢回答!(2005.02.23 14:12)

[张保庆]: 这位网民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我们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是面向比较普遍的一般性的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因为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全国普通高校的收费标准,就全国来讲,大概平均不会超过6000块钱。现在每年发放贷款6000块钱,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至于个别专业,比如艺术专业以及一些很特殊的专业,比如读MBA等,这些收费是比较高的。这一部分费用目前来讲,超出的部分还要自己想办法,国家现在还不能一下子管到说收多高的学费都能支付。但这是一个问题,是下一步需要好好研究的。(2005.02.23 14:18)

[云鹏]: 现在到银行贷款一般都要信用担保和财产抵押,但去银行贷款的都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们拿什么去做担保和抵押?如果没有信用担保和财产抵押就贷不到款,那“国家助学贷款”岂不成了一句空话?(2005.02.23 14:12)

[张保庆]: 提这个问题是这位网友没有弄清楚。现在要信用担保和财产担保是指一般商业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只要所在学校的申请,学校会核准你家庭的情况,如果核准你属于这个情况,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贷款。他讲的是指一般商业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同学们不要忘记,为什么强调是国家助学贷款,这实际上是一种政策性贷款,是不同于一般商业性贷款。为什么这么讲呢?第一,这个贷款是由政府主导的。第二,国家还要贴息的。第三,是由我们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银行共同操作的。它不同于一般商业性贷款,所以不要混了,混到一起就麻烦了。(2005.02.23 14:20)

[感悟你我]: 张副部长,你认为中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毕业后一年就要偿还吗?还有,我们读研究生的同学如果是公费的不可以贷款吗?(2005.02.23 14:10)

[张保庆]: 可以,现在政策已经作出了规定,我们说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研究生。第二,如果你是个本科生,后来直接考入了研究生,贷款是分两级来进行的,本科生贷款,研究生贷款。但是还款要等研究生毕业之后,你参加工作后才开始还款。还款的顺序是先还在读本科的时候贷的款,然后再还研究生时期的贷款。顺序都是可以顺延的。现在公布的文件规定得很明确,讲得很清楚。(2005.02.23 14:21)

[成都商报记者]: 请问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中提到的“国家还将对高校5%的特困生,实行每人每月150元的补助”、“所有去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的学生贷款,本金和利息将由国家代偿”,预计所需费用每年将是多少?所需资金如何解决?(2005.02.23 14:11)

[张保庆]: 为什么国家从去年4月份开始由中央财政拨款,拨出10个亿,对家庭特困的学生实行每个月发150元生活费。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资助高校困难生的政策是有一套的,不光是国家助学贷款,包括困难补助,包括要勤工俭学,包括减免一部分学费。国家发150块钱,也是这几年的一个变化,原来每年中央财政都发放2亿,后来变成10亿,这10亿就要保证5%的特困生能吃上饭。是作为资助政策的一种措施。(2005.02.23 14:22)

[张保庆]: 将来学生在学业结束之后,如果他自愿到国家指定的艰苦行业、艰苦地区去工作的话,由国家和学校代他偿付贷款。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新政策,因为一个学生响应我们的号召,毕业之后能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很艰苦的行业去,人家响应号召了,还让人家负还贷的责任,这是不合理的。这个政策我们正在研究,大概近期就会出台了。现在初步政策设计时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国家财政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再明确一点就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大部分,同时可能有关高校也要担负一部分,因为这些高校收了学费了。(2005.02.23 14:24)

[张保庆]: 我们设计时是包括高校的,但最终还要征求高校的意见,可能高校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但我们研究过来研究过去,我们认为高校应该担负一部分。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收学费了,既然收了学费,就应该拿出一部分来再还给学生,就是二次分配,二次分配是重点帮助这些同学。我们现在政策规定是国家拿大头,高校也要承担一部分。(2005.02.23 14:25)

[主持人]: 出台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2005.02.23 14:26)

[张保庆]: 今年新学期开学之后就要明确下来,也就是3月份就要明确下来。(2005.02.23 14:26)

[guijiandao]: 张部长,我已经等您好久了。我有一个问题,我现在在读破格研究生,属于自费生源。我去问学校能否办助学贷款。学校说因为不是教育部门所属,和银行没有这个协议。我应该怎么做呢?(2005.02.23 14:06)

[张保庆]: 现在政策涉及的不包括在职研究生,如果你属于在职的,就是已经参加了工作,已经挣了工资。这个情况比较特殊,按照国家学位规定,不一定能够读研究生,但是让你读了,就说明学校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处理的,会有单独的要求。所以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你是这种情况,最后经过学校正式录取你为研究生,如果你确实没有工作,我认为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只要跟学校讲清楚,我想这也是可以解决的。(2005.02.23 14:30)

[心系人民]: 去年事实停了贷款,请问这是何故?(2005.02.23 14:08)

[张保庆]: 我为什么反复讲、反复推动呢?过去停了是错误的,是不应该停的。从去年9月份开学之后,为什么国务院多次开会,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反复在宣传这个事情呢,就是发觉有些银行私自停发了国家助学贷款。首先肯定是错误的,然后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年来我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推动这个工作,包括为什么进行政策调整,也是这个原因。(2005.02.23 14:31)

[主持人]: 在一开始助学贷款执行过程当中,还是有不完美的地方。(2005.02.23 14:31)

[张保庆]: 非常不完美。这就是有些银行、有些金融机构虽然跟学校签订了协议,跟学生也签订了贷款协议,但是它没有完全执行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政策,找出种种借口停止发放贷款。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在哪儿呢?拿出来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怕学生还不了款。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金融机构,说实在话,它根本没有理解好国家制定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性,它不大理解,思想认识上没跟上。它老认为这些可贷可不贷。(2005.02.23 14:32)

[张保庆]: 再就是作风问题。因为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起来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你签一个协议,贷四年款是24000元,但这24000元又不是一次发给他,是按学期来发的,每个学期也不是一下子把3000都给他,可能一个学期分两次来发,这本身固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还必须承担风险。举个例子来讲,他贷给学生24000块钱和贷给一个企业两亿、三亿所花的精力是一样的,所以有些经办人员就不愿意干这个事情。据我所知,承办银行上边的总行还是很重视的,问题就发生在下边经办的支行、分行,甚至是办事处,它不好好做这件事情,采取一种敷衍、搪塞的态度,才发生刚才说的问题。(2005.02.23 14:33)

[张保庆]: 在贷款方面,还有一个政策机制调整,过去国家助学贷款实际上是带有政策性的贷款,所以过去经办银行是只有国务院指定的。比如起初让工商行一家承办,后来规定工商行、建设银行、农行都可以代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些银行认识到位了,领导重视了,就比较主动,很积极。那有些银行就不积极、不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对经办银行招标的办法。(2005.02.23 14:35)

[张保庆]: 我们有一套很完整的招标协议,标书上写得很清楚你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双方承担什么义务,都写得很清楚。你一旦中标了,还不按时给学生发放贷款,就算违背了标书的规定,要追究这个银行的责任。这是第一。第二,每个经办银行在和每个学校谈国家助学贷款时还要再签一个协议,把双方的责任、权限、义务讲得很清楚,如果不按时发放贷款,学校可以告他、罚他。(2005.02.23 14:37)

[张保庆]: 这次如果按照招标的形式来中标,因为你自己去中标,你参加投标,你愿意承担这个工作,不是强派给你的,所以你必须按照标书的要求,按照签订的协议来办事。根据现在的情况,凡是按照招标形式来中标的这些经办银行,现在的作风和态度确实跟过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05.02.23 14:37)

[主持人]: 银行的招标大概在什么时候举行?中标结果什么时候出来?(2005.02.23 14:38)

[张保庆]: 政策的最后完成,国务院发出文件是去年7月份,经过8月份一个月的准备,我们要求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应该在3个月内完成经办银行的招标工作,要开始发放贷款。后来中央部委的115所高校是在去年的12月份全部完成了经办银行的招标、协议的签定工作。全国来讲,有21个省也完成了前期的工作,但是还有7个省只完成了部分招标,为什么部分呢?把省里的高校分成两批,有的完成了第一批高校,第二批高校还没有完成。(2005.02.23 14:39)

[张保庆]: 另外,到去年年底还有6个省没有完成这个招标工作。今天我来之前给各省打电话,到今天为止还剩下3个省没有完成招标工作。因为不完成招标工作就没办法启动。(2005.02.23 14:40)

[主持人]: 国家对3个省没有完成招标工作有没有惩罚措施?(2005.02.23 14:41)

[张保庆]: 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催办了。我们和财政部已经联合派出两个组到这几个省督办。我们要求不管什么理由,今年春季开学前必须完成,必须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这是毫不客气的。哪个省做不好,哪个省的主要领导是要负责任的。(2005.02.23 14:41)

[主持人]: 网民更关心的是在明年执行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款贷着贷着就停了的情况。(2005.02.23 14:42)

[张保庆]: 他们的担心不能说没有理由,但我可以这样说,绝大部分地方高校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为什么说绝大部分呢?因为现在还有3个省没有完成招标。为什么没有完成招标呢?就是参加招标的银行把风险补偿金比率定得很高,比如国家统一规定在15%左右,有的银行定在90%、80%、40%,那就太高了。这样经济有困难或者财政有困难的省就很难承担这么高的风险补偿金。一个是不合理,银行要求这么高的风险补偿金是错误的。(2005.02.23 14:43)

[张保庆]: 另外也出了一个难题,就是完不成。最近我们跟这3个省商量,如果确实有些银行不愿意来招标或者把标底定得很高,也得办,那就采取议标的形式,采取跟银行协商的办法,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比如海南省,招标几次不成功,最后由省委跟银行商量,因为现在每个高校在银行都有个帐户,存款也存在这个银行里面,贷款也向这个银行贷,每个高校几乎都有这种情况。所以海南省政府规定,现在哪个银行接收高校的存款,那你就应该承担这个学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2005.02.23 14:44)

[张保庆]: 这里面带有一点强制性。因为这是具有协商性质或者说带有一定强制性,那这些银行的工作如果做不好,很可能产生说不给你贷了还给你贷,但是贷的速度很慢或者过一段时间找个借口停贷,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请同学们放心,从国家来讲,绝对不会让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已经派人加强日常性的监督,就是每天查查这些地方的情况怎么样,一旦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会绝不客气,按照现在的要求,要追究责任。(2005.02.23 14:45)

[jiangqh]: 请问张部长:如何确定贫困学生?贫困的标准是什么?对于支边和艰苦专业怎样划分?(2005.02.23 14:18)

[张保庆]: 这位网民提出的问题很对,贫困生的标准制定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因此,现在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所谓家庭贫困的标准。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每个地方都可以根据当地,就是现在社会失业保险里边,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统统算为贫困学生,所以这个贫困线标准因地制宜的。因为现在学校的生源不大一样,有些学校根据省的规定,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然后再根据本校的情况也可以定一个贫困线标准。根据我们的整个调查发现,有些高校贫困面更大。比如我们现在知道的农业院校,因为农业院校招收的许多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比如林业,搞化工、水利等这些方面的,占的比例比较大,对这方面,教育部、财政部要进行调整。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贫困面可能占到30%,清华、北大可能占到10%。(2005.02.23 14:50)

[主持人]: 有没有名额限制?(2005.02.23 14:51)

[张保庆]: 应该说有一定名额限制。政策规定,全国高校平均下来只能贷20%,这样有一个大的限制。但是具体到每个高校来讲不一样,可以做一些调整,有的高校可能给10%。全国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按照20%考虑,从这点讲有一个限制。另外具体到高校里可以进行调整,比如北京地区,清华、北大可能只按照10%的包干,中国农业大学可能按照30%的包干,总的20%不能变,但里边可以进行调整。(2005.02.23 14:51)

[张保庆]: 现在讲的所谓艰苦地区、艰苦专业也有一个大概的规定,一个是到西部地区算是到艰苦地区。一个是到少数民族地区,到老区,到边远的山区算艰苦地区。艰苦专业,现在农利水算艰苦专业,还有就是教师。(2005.02.23 14:52)

[主持人]: 网民从哪里可以找到资料来参照?(2005.02.23 14:52)

[张保庆]: 从教育部可以查到。(2005.02.23 14:52)

[主持人]: 网友“寒江春梦”问:怎么监管对于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界定?如果我托关系开了这样的证明,但我实际去了不艰苦的地区和不艰苦的行业,主管部门如何知道?怎么监管?(2005.02.23 14:58)

[张保庆]: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开个证明说他到了艰苦地区,这恐怕是不行的。为什么?比如说到艰苦地区、艰苦专业去了,我们减免贷款。这个操作是不能靠申请的,因为大学生9月份毕业的时候,他去的方向和单位,学校是要知道的。特别是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恐怕都要经过艰苦行业、艰苦地区跟学校商量。不能说他开一个证明说去了艰苦行业、艰苦地区,是不能这样操作的。但反过来讲,如果有个别人要捣鬼,要搞一些虚假的东西,那是另外的事情。第一,如果你搞弄虚作假,这是错误的。第二,如果发现了,那就不客气了,因为这是个道德问题。(2005.02.23 14:58)

[感悟你我]: 谢谢张部长刚才的问答,我现在在江苏读书,我去办理助学贷款的时候,他们明确告诉我,公费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的一切手续都齐全了,可是他们说我是公费就一票否决了,我的家庭也非常的困难,国家的补助根本就不够生活费用,所以很想贷款,请问我还有机会吗?因为我们这儿好象一年只有一次贷款机会就是每年的秋季时间,其他的时间没有人办理,我现在可以直接到银行去办理吗?(2005.02.23 14:29)

[张保庆]: 这位同学还是没有讲清楚,什么叫公费呀?单位给拿钱了就算公费了。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两个问题。国家助学贷款要支持的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困难,不能把家庭包括进去,家庭困难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家庭困难不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之列。家庭有困难可以,家庭可以搞一般商业贷款。(2005.02.23 15:01)

[张保庆]: 一般情况下是集中操作的,因为每年秋季开学,对每年新生都要搞一次贷款工作审议。因为老生,凡是该贷款的都贷完了,因为一贷款是4年,所以说是秋季每年集中操作一次。但也不排除这个学生家庭里边,比如秋季开学错过这次集中办理之后,比如家庭发生特殊事情需要申请,也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的,那就需要他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跟经办银行商量,从国家政策讲是可以考虑的。只要有特殊困难,学生一定要主动跟学校反映,也要主动跟银行接触,不要自己闷在那个地方,那就麻烦了。(2005.02.23 15:02)

[梦幻清泉]: 我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欠了很多学费,听说学校可能会扣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样我就无法找工作。请问您对这有何看法?(2005.02.23 14:30)

[张保庆]: 我的看法是这样,现在高校也向我反映,确实是一个很难办的问题。现在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求高校绝对不能因为学生交不起学费而把他拒绝于校门之外,这是国家要求的。这样我们每年开学之后,有相当部分同学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由学校根据你的情况和银行商量采取各种办法进行资助,这是政策的一方面。但是现在学校确实发生这种现象,拖欠学校的学费也越来越多。(2005.02.23 15:03)

[张保庆]: 现在据我了解,有许多高校这些年累计起来,学校欠学费达到几千万。这样也不正常,反过来讲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学生交学费也是应该的,你交不起学费可以申请减免,可以申请贷款,也可以申请岗位,也可申请奖学金、助学金,但是不应该欠交学费,这是我的办法。你在学校期间,学校老催你交学费,你老不交学费,甚至有个别学生拒不交学费,这是错误的。现在还不允许高校因为没有交学费而扣学位证书,但是学校现在很为难,有的学生就拒不交学费。(2005.02.23 15:03)

[张保庆]: 现在我们也在研究办法,到底应该怎么办。总的想法是,你经过审查了解,本来有能力交得起学费而拒交学费的,对这类学生我们也绝不姑息。一个是劝说你赶紧交学费,如果你不交,学校是有权作出一些决定的。现在部属高校都是重点高校,平均下来每个学校学生欠交的学费达到三千万元以上。所以所有欠学费的学生都要考虑,如果你确实交不起,家里困难,按照正常情况申请。(2005.02.23 15:04)

[兵临城下111]: 张部长,到目前为止,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学费都超过了10000元/年,比如吉林大学的经济信息学院(学校直属学院,不是二级学院),那里面的家庭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该如何解决啊?谢谢回答!如果交不清学费对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没有毕业证!以前交过的学费也将起不到作用啊!谢谢回答!!!更不用说找工作了,哎!!!(2005.02.23 14:48)

[张保庆]: 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从国家高校收费政策上有规定,一般收费不能超过学校日常生均运行经费的15%。计算完整意义上的培养成本是很复杂的,现在很多学生不大了解这里边的区别,真讲运行成本包括许多东西,包括这个学校建学起来的基建、征地、设备折旧,包括所有的东西都要算到学生头上去。(2005.02.23 15:05)

[张保庆]: 现在规定日常运行成本,基建不包括进去,只包括这个学校里老师的工资、日常的水电费,就是保持学校日常运转的经费,这比培养成本要少算了很多。我说要真正计算完整意义上的人均成本,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万、两万的问题。后来有一个学生反驳我说,现在有的学校收几千块钱都运行得很好。现在收四五千块钱运行得很好,那是日常运行经费。(2005.02.23 15:06)

[张保庆]: 现在回过头来讲,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我大致算了一下,理工科一年得15000块钱左右,文科得12000-13000,医学至少4万,艺术院校的学生至少需要10万以上。现在我们有一个大的规定是不能超过15%。平均全国的收费没有超过5000块钱的。但是政策还有一条规定,一些热门专业、热点专业,包括通讯、计算机,是允许学校在原来这个规定标准上上浮的。(2005.02.23 15:07)

[张保庆]: 现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校打着热门专业的牌子,把一些收费标准提高了,这个我们也是不允许的。刚才这位网友讲的吉林大学经济信息学院一万块钱的收费标准,这不是国家规定的,这是学校作为热门专业来定的。我们首先应该肯定,据我所知,定一万块钱还不算高的,现在平均起来基本上大致如此。这样产生两个问题,就是说家庭确实有困难,那你在专业选择上就要想一想,如果这个事情靠国家解决得这么细,这是不现实的。另外,你实在要读,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上还没有考虑到把特殊专业作为一个主要对象来考虑。(2005.02.23 15:08)

[张保庆]: 这个问题我的答复就是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是对的,需要研究,但是现在还不能一下子把工作细致到专业的收费标准上。说句不客气的话,有些困难恐怕需要他自己解决。但如果说确实有困难,他也可以申请减免。我可以告诉他,如果他家庭确实有困难,他可以直接到吉林大学这个学校申请,我付不起这么多,可以申请减免,就看是全免还是半免。如果学校不行,他可以直接跟我说,我可以帮他跟学校协商减免他的学费。(2005.02.23 15:08)

[成都商报记者]: 能否请张部长回答,民办高校大学生何时也能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谢谢!(2005.02.23 14:50)

[张保庆]: 按理说国家助学贷款应该包括民办高校的学生。但是现在设计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主要针对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但是现在有些省已经自己决定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延伸到民办高等学校,有几个省已经这样做的,这个我们是提倡的。(2005.02.23 15:11)

[张保庆]: 第二,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对民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怎么办的问题。工作是逐步往前推的,现在公办高校搞得都还不太理想,由于民办高校生源比较复杂,民办高校录取分数线也比较低,所以它的有些情况还比较复杂,但这是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我觉得总体方向上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应该包括民办高校,但是要在民办高校里要搞,具体政策规定可能要跟公办高校有所区别,这个工作如果搞得顺利的话,我想明年会出来。(2005.02.23 15:11)

[yellow2008]: 贷款只是治标。绝大多数学生关心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学费为什么这么高?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和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在这些方面为什么家长和学生没有监督权?这是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2005.02.23 14:58)

[张保庆]: 恐怕还不能这么简单地讲。我给同学们讲一讲,因为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学生说,如果像过去那样不收费的话,我们的困难不就小多了。这个话也对,但不完全对。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高校都不收学费,全部靠国家支持,这就造成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迟迟得不到发展。我这里有一个数字,1965年的时候,全国高校在校生是60多万人,每年招多少学生呢?每年只招16万人。发展到现在,普通高校在校生已经是1350万,每年招收的学生达到450万。(2005.02.23 15:13)

[张保庆]: 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如果我们想把高等教育发展得快一点,光靠政府拿钱是办不到的。那这就有一个选择,要么就保持过去的小规模发展,要么就发展快一点。要发展快一点的话,那就必须坚持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同时,要多渠道想办法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收费是一条措施之一。我跟同学们讲,这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这样快地发展,主要靠三条。第一,贷款。第二,收费。第三,这几年大力搞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998年340万人到现在1350万,这几年净增加一千万,不光是靠国家投入来发展的,而是靠我刚才说的这几种办法来发展的。(2005.02.23 15:14)

[张保庆]: 中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培养成本要逐步建立起一个由国家、社会、学生家长或者个人合力分担的机制。意思就是说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投入,都分担一点。但我们一再讲,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分担一点就是要收费,但收费的标准绝对不能高,收费只能说对国家投入不足的一种补充,但绝对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国家投入。第三,既然收费了,肯定加重了一些学生的困难,因此,就必须要同时做好资助高校困难生的工作。这一套是连在一起的。(2005.02.23 15:15)

[张保庆]: 国家的政策是非常严格的,现行的高校收费标准是2000年定的,从2000年到现在,每年经国务院批准都是要求各地维持这个标准,是不能再提高的。2000年设计政策标准平均收4000块钱。高校收两种费,一种是学费,一种是住宿费。除了这两种费不准收别的费用。再一个就是收费不准高。都有严格规定。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在有些地方、有些高校变相提高收费标准,这是错误的,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去年我们查处了几十所学校,凡是违规收费一律退回,但可惜有些学校还这么搞,这是我们今年整顿高校收费的一个重点项目,还要整顿治理。(2005.02.23 15:15)

[寒江春梦]: 张部长下午好!请问:教育部是不是无权干涉高校学费定价?(2005.02.23 15:04)

[张保庆]: 不对,教育部有权利规定。我们对收费是怎么规定的?对全国高校的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是由教育部提出意见,财政部、国家计委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省级政府可以根据在国家制定的总范围之内,可以具体规定这个地方高校的具体收费标准。比如我们规定住宿费是800-1200,学费不能超过5000块钱,省级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比如他的住宿费可以收800还是1000,是在这个范围内做文章的。(2005.02.23 15:17)

[张保庆]: 除了中央和省级政府有权决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之外,其他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没有权利来决定这个事情。从政策上讲,教育部一直在管。至于在管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有些高校违背国家的规定在那儿乱收费,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我们治理查处的重点。(2005.02.23 15:18)

[主持人]: 如果违规了怎么罚?(2005.02.23 15:18)

[张保庆]: 第一,所有收入全部没收。第二,情节严重,校领导撤职。(2005.02.23 15:19)

[主持人]: 网友“名可名”问道:我想问问张部长,您认为国家在分配教育资源的时候,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间孰轻孰重,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义务教育搞好,然后再谈高等教育的问题?(2005.02.23 15:22)

[张保庆]: 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对这个问题还是有思考的。我们的看法是,义务教育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提的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先抓好义务教育。但同时我们也提倡高等教育也必须搞上去。变句话来讲,现在中国整个教育事业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两个重点,第一,义务教育。每年国家的钱大部分是花在义务教育阶段。(2005.02.23 15:23)

[张保庆]: 历届政府对义务教育都很重视。这是对的,因为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可以说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素质的基础,如果义务教育搞不好,谈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谈不到搞“四化”。但是光抓义务教育而忽视了高等教育,那也是很危险的。(2005.02.23 15:23)

[张保庆]: 为什么这样讲呢?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但高等教育,现在人才竞争很激烈,人才和科技成果最终都要从高等教育出来。如果高等教育上不去,那国家继续的人才,国家需要搞的科研项目,国家直接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战场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这样下去,国家上不去。(2005.02.23 15:24)

[张保庆]: 世界上有两种发展模式,有些国家确实只搞了义务教育,也有些国家不搞义务教育,光搞高等教育。我认为他们那种搞法都不对,所以我们国家尽管经济实力有限,但我们一直坚持在重点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必须下大力气搞好高等教育。因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如果光搞义务教育,不搞高等教育,人才出不来,科研成果出不来,那也不行。(2005.02.23 15:25)

[主持人]: 网友“YX”问道: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国家在扩招方面的大量投入是超前的消费行为吗?(2005.02.23 15:29)

[张保庆]: 这位网友问题想得太窄了,没有想到全局。首先要解决一个概念,现在大学生是不是多了?我认为不多。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是13亿人口,我们搞到现在才是1350万在校生,只占人口的1%。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振兴中华民族,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选择了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来应对世界激烈竞争和挑战的措施。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2005.02.23 15:30)

[张保庆]: 我们是13亿人口,才1350万大学生,这个数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跟一些发展中国家比,也不能说我们就比人家多。因此从战略角度考虑,从一个民族的长远角度考虑,高等教育不能说在校生多了,更谈不上超前消费问题。从我的思想来讲,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恐怕是我们这些人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现在差得还远着呢。(2005.02.23 15:31)

[张保庆]: 所以这个网友只看到了现在有一些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但他还没有想清另外一个问题。我要讲这样一个观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要满足两个需求,一个是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一个是满足社会的需求。什么意思呢?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说老实话,现在上大学的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那独生子女的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甚至上优质的大学。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是无可非议的,也就是老百姓现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这个是无可非议,是应该保证的。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的差距还很大很大。(2005.02.23 15:31)

[张保庆]: 如果我们教育长期不考虑这个问题,那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甚至把高中生送到海外去学,那怎么能行?从这个角度讲确实差得很多。(2005.02.23 15:32)

[张保庆]: 第二,满足国家需要。这位网友讲得话也对,我们讲是让更多的人上大学,但不是让所有人都上大学。单纯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来讲,我觉得现在1350万的规模是可以了,关键是质量,关键是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够适应国家的需要。所以现在教育的难点,假如国家有这个财力把高等教育发展快一点,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也能够满足国家需求,那再好不过了。但现在确实没法做到两个需求。所以现在我们的出发点,首先满足国家的需求,这是办教育的目的。(2005.02.23 15:32)

[张保庆]: 同时,必须考虑老百姓的需求,而且尽量把供求关系缓和。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难点。所以我们讲教育难难,我是长期做教育规划的,难点就在这个地方。(2005.02.23 15:33)

[韩强A]: 张部长,我从来没有在学校里见过教育部来的人。据说每年都来几次。(2005.02.23 15:21)

[张保庆]: 这位网友讲得话很对,作为教育部的官员讲,应该多到基层去,多到高校去。但中国这么大,教育部领导就那么几个,如果要跑到每个学校去也难。但是我可以告诉这位网友,我是经常在下面跑,特别是到贫困地方跑得很多,但也不敢说跑到每个学校了。但这位网友的愿望很好,希望见到教育部的官员,希望跟我们直接对话,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位建议。当然也请他原谅,我们尽量做,但要做到每个学校,我不敢保证。(2005.02.23 15:35)

[成都商报记者]: 张部长,您提到“如果学校不行,他可以直接跟我说,我可以帮他跟学校协商减免他的学费。”请问遇到此类问题,一般贫困大学生如何才能联系到您并向您反映问题?(2005.02.23 15:12)

[张保庆]: 直接寄到教育部,写我的名字就可以收到。我现在平均每天接到的信至少是20封,信我是必须看的。对于这样的信我必须看,我每天下班之前必须把每天接到的信看完。看完之后有三种处理办法。第一,比如他提的是建议,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的,这类建议凡是对的,我们确实都在认真考虑。第二,我批了之后管用的我肯定要批。比如有些地方,部属高校的学生来信或者地方高校的学生来信,只要我认识那个省的主要领导,我熟悉,我批给他能办的,我直接批给他。(2005.02.23 15:36)

[张保庆]: 至于直属高校学生来的信我都会批给那个学校的书记和校长,行和不行都得答复。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说千万不要把我的信转到地方去处理,怕打击报复。对这种情况我就叫秘书复一个条子说你来的信我收到了。我每天收到的信很多。(2005.02.23 15:37)

[民喉]: 保庆,你能否公布您的E-MAIL信箱呢?(2005.02.23 15:18)

[张保庆]: 可以公布的,但是我现在记不准。(2005.02.23 15:39)

[主持人]: 张部长接收、处理书写的信件更顺手一些。(2005.02.23 15:40)

[成都商报记者]: 请问未完成的3个省里面是否包括四川省?(2005.02.23 14:44)

[张保庆]: 河北省、内蒙和甘肃。(2005.02.23 15:43)

[yellow2008]: 虽然部长说教育成本很复杂,但大家都很希望公布出来教育成本的演算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进行监督是否合理,才可能口服心服的!这样的事不应该很难吧?另外教育资金的使用也应该都监督,哪些该用那些不该用也要大家说说。(2005.02.23 15:14)

[张保庆]: 这位网友讲得非常对。有关部门在如何计算培养成本上还不一致,财政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在计算培养成本上意见还不太一致。这位同学不用担心,我们是要公布的,现在我们要求把运行成本要公布,把培养成本也要公布,这就是将来治理乱收费的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国家计委在开展工作,财政部也在开展工作,我们也在开展工作,将来计算的办法和计算标准,我想今年都会有眉目的,将来都会公布的。(2005.02.23 15:45)

[ymx]: 另外,大学学费只是大学收费中的一个大部分,其它的收费是不是也应该规范?比如学生用水用电好多学校都规定了比较苛刻的使用定额限制然后让你超出后收高价,还有诸如重修费、二考费、上机费、生活备品费、学习材料费、耳机费、体育馆上课费……等等。这些收费的尺度都是各校自订自收,如不加以规划恐怕也会像中小学滥收费一样了。现今靠自觉来合理收费恐怕不现实了(2005.02.23 15:24)

[张保庆]: 这些费用基本上是错误的。应该说现在基本上还是存在督导查处不够有力。比如开水费、电费,你收人家的学费里面、国家拨款里面就包括这些费用的,再收是不应该的。经过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如果规定比较合理,也存在值得认可的地方。(2005.02.23 15:45)

[张保庆]: 什么意思呢?有些学校是为了防止浪费,比如有一些学生打开水打得很多,比如有的学生用电用得很厉害,有些学校的电容量有限,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它的费用不应该很高,而且管理办法不是只有一个。但有个别学校确实是变相向学生多收费,这是错的。(2005.02.23 15:46)

[主持人]: 有网友问道:应试教育是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取消?(2005.02.23 15:49)

[张保庆]: 应试教育我也研究了十几年。我讲得应试教育从本质上理解就是一味追求智力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我的看法,它的本质就是没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只追求智育,其他全部忽视,让这个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现在为什么说要搞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这个现象为什么老是杜绝不了,我的看法确实很复杂。(2005.02.23 15:50)

[张保庆]: 首先教育部门有问题。教育部门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大纲的设置上,在学校的教学课程安排上以及对学生成绩的比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二,跟中国整个的教育水平有关系。为什么在小学、初中阶段应试教育就没这么厉害了呢?因为我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都得上,所以就不是这么厉害。但是到高中阶段就越来越厉害,为什么呢?毕竟现在不是每个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奋斗了这么多年,全国平均只有60%的高中毕业生才能受高等教育,包括大专,包括本科。淘汰率是很高的,只要有淘汰率,肯定避免不了要对付考试。(2005.02.23 15:50)

[张保庆]: 还有就是现在高校和高校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不平衡,差距很大。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往好的学校去送,一方面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就造成了竞争。第三,跟社会观念有很大关系。虽然我们这些年搞职业技术教育,搞教育观念的转变,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子成凤,很早就给孩子规定出一个发展道路,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上好的大学,这个导向也很厉害。本来小学、初中,教育部规定是就近入学,可是现在呢?好多家长非要把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要上好的幼儿园,然后上好的小学,再上好的初中,这样就引起了一系列不必要的竞争,学校没办法只能通过考试,谁成绩好就要谁。(2005.02.23 15:51)

[张保庆]: 这种现象绝对不是教育部提倡的,但中国国情决定了不可能把所有学校的水平都变成一个水平。应试教育让我看大概会长期存在,但现在我们正在着手,本来搞了许多课程改革,本意都是想减轻学生的负担,结果却没有减轻。我举个例子,去年大家都说课外辅导很厉害,重庆市教委发了一个规定,中小学放学之后,星期六、星期天一律不准搞课外辅导活动,结果学生家长不干了,到教育厅去示威要求撤掉这个决定。这就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教育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完善、水平差异比较大的情况,再加上人们的观念是需要逐步转的。比如这几年发展高职教育,结果家长不同意,现在造成高职不去上,都去上大学。(2005.02.23 15:52)

[张保庆]: 所以我觉得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不管怎么说,要提倡素质教育,抵制应试教育,但我看恐怕只能说逐步纠正。治本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尽量促进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但很难。同时希望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改变对学生的评估体系,什么叫好学生,什么叫差学生。这些事情说可以,但落实起来就很困难。(2005.02.23 15:52)

[主持人]: 网友们有一个请求,张副部长能不能告诉我们教育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咨询热线,这样可以随时咨询。(2005.02.23 15:54)

[张保庆]: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部里有几个咨询网络,比如你要搞就业方面的咨询,现在信息中心有一个大学就业咨询网络。比如你要查询高校设置的专业等,我们也有一个咨询网。比如你要查询高校的情况,现在也有一个网。如果你要查询各地教育情况,我们也有一个网。网民可以上教育部的网站:www.moe.gov.cn(2005.02.23 15:55)

[主持人]: 网友“老有所思常忧国”说道:想通过您向周部长发出邀请,让他时不时地到发展论坛来看看,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与网民进行交流。(2005.02.23 15:57)

[张保庆]: 我转告,我相信他会来的。(2005.02.23 15:57)

[韩强A]: 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之际,复旦和上外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昨天再度建议:“该项考试不妨取消!” 实际上,两位老教授都是外语教学的国内名家,之所以不赞同四六级统考,系出于日渐由“工具”异化为“敲门砖”的趋势。(2005.02.23 14:19)

[张保庆]: 我们要求中国的学生在学好中文的基础上,现在有些学生连中文都讲不好,那也是个问题。在学好中文的基础上,尽量把英语学好。这个没别的意思,这是整个世界潮流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同学们毕业以后建功立业的需要。关于四六级考试问题,里面有不少弊端,我们正在研究。本来四六级考试应该和学生的毕业文凭有关系,甚至他争取到国外学习等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互相关联的。(2005.02.23 16:00)

[张保庆]: 但是我也承认现在有些地方的四六级英语考试考得不好。一个是题目出发上有问题,所以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水平不是很高。第二个就是有些学生搞舞弊行为。这个事情我们正在研究,关于大学的四六级英语考试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改革的办法,这里边存在的弊端我们是清楚的。(2005.02.23 16:00)

[主持人]: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跟我们的莘莘学子以及网民对话,谢谢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2005.02.23 16:01)

[张保庆]: 谢谢新华网,谢谢大家!再见。(2005.02.23 16:01)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