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发扬五四精神

——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2019-05-0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古老的中国,从此迈进了新的历史征程。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天,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驻足回望,凝眸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更清楚地看到,100年来,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无数崎岖险阻和沧桑巨变,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历史动因。正是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把祖国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成就属于自己,更属于伟大祖国的亮丽青春。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五四先贤,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战略安排,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扬五四精神,就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还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身处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深信,青年一代一定能把五四精神传承下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放射出耀眼光辉。(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