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19-04-0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陆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的战略谋划、前所未有的整体推进。结合上海工作实际,将从四方面抓好落实。

  第一,统筹学段衔接,完善顶层设计。上海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思政课建设具有良好传统和工作基础。2005年,制定出台贯穿大中小各学段的《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2014年,上海将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感到必须建立一体化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确保不同学段衔接,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四大板块为重点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探索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内容教育序列。

  第二,统筹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关键。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之后,我们在资源保障方面做出专门投入,比如出台“马院马学科”专项计划、“课程思政”专项计划,每年新增投入近1亿元,为教师事业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下一步,我们打算在机制改革上发力,重点考虑三件事情:一是建强队伍。在高校,一方面加强专职教师培养,另一方面用好兼职队伍。在中小学,关键要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们将启动全员培训,设置学分,加强职后培养。二是探索以教学为导向的职务聘任改革,课堂效果是评价思政课教师第一标准,我们通过职务聘任改革,改变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被一把尺子量”的困境。三是建好一体化的同城平台。我们深入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城协作,通过组织示范马院与非示范马院结对、公办扶民办填补发展低洼区,整体提升马院发展水平;通过高校马院与区教育局结对共建,成立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两支队伍联动。

  第三,统筹课内课外,强化实践育人。思政课堂还要重点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我们牢固确立“开门办思政”理念,在高校,我们推动所有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在高中,2014年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调整了“指挥棒”,将社会实践情况纳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初中,今年启动的中考改革同样将社会实践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毕业的硬要求。

  第四,统筹各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中小学学科德育与高校课程思政是上海十多年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探索。在高校,我们建立了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我们形成了以思政课为关键,语文、历史为骨干,其他各门课为支撑的德育课程体系。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