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与时俱进 创新方法 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014-10-09 来源:教育部收藏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给高校师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坚持与时俱进,科学谋划,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外部引导与内在激励作用,强化立德树人,因时因地因校创新开展师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高校教师争做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是促进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的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千方百计为这支“筑梦人”服务。

  一、在不断完善中构建师德建设管理机制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加强师德建设,基础在教师,关键在引领。加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领导和归口管理十分必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高效务实的工作格局是师德建设的组织保障。通过构建两级“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明确高校领导责任主体,形成党委、政府互通有无,齐抓共管,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广泛参与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在省级层面,积极探索构建“宣传部门、教育部门、高等学校”通力合作的“三位一体”领导机制;在高校内部,积极探索构建“党委、行政、师生”密切配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切实改变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传统高校师德工作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组织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促进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二、在人文关怀中构建师德建设激励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更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首先,要建立健全感情留人的激励机制。坚持教授治学,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建设和学术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理事会、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从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时刻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把师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的实际工作之中,用情留人。其次,要关注青年教师,建立健全事业留人的激励机制。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随着高校的发展,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青年教师正在成为高校育人的主力军。坚持尊师重道、崇尚学术的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去行政化,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住房保障及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各种表彰奖励方面大力倾斜一线教师,特别是一线青年教师,把增强青年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校园变成高雅的学术殿堂,促使青年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把教书育人和发展学术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鼓励带动广大教师一心一意教书育人,聚精会神钻研学术。

  三、在监督评价中构建师德建设约束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建立一个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约束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制度,对教师提出师德义务和要求,提高师德建设和师德评价的规范化水平,使师德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构建“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高校教师师德表现纳入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纳入评价监督体系,将师德、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内容渗透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实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从制度上切实扭转教师重科研、轻育人、轻师德的倾向。其次,要加强监督评价,严格教育教学规范管理,通过听课、督教、互评、教学质量评价等途径加强对师德水平的监督。建立多种有效的师德意见,投诉平台,接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全方位的评价监督体系。严格实行惩罚机制,明确“师德红线”,对违反师德的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曝光一起,查处一起,使师德建设在制度上有抓手、个人行为上有对照、学校管理上有规范、评价考核上有依据,以规范促提高,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

  四、在榜样示范中构建师德建设宣传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把宣传教育贯穿到学校各项常规工作中,充分发挥热爱教育事业、学识渊博的老院士、老领导、老劳模、老教授等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大力树立和培育新时期青年教师师德先进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以榜样的力量来鼓舞人、教育人。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微信、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在寝室楼道、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经常性举行师德师风先进经验交流会,新老教师师德座谈会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师德规范,使依法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乐于从教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旋律。积极教育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永怀仁爱之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嘉毅)

(责任编辑:王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