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赫哲族歌声唱响祖国东极

——重访中国最东学校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赫哲族学校

2022-06-27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辽阔的乌苏里江面上碎金点点,与江相接的天际鹅黄一片。

  看看表,凌晨3时01分,正是人们熟睡的时间,但此刻,太阳已经明晃晃地挂在眼前了。这里是祖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的乌苏镇,是我国少有的赫哲族民族聚居地之一。镇中心所在地抓吉赫哲族村,有“网红打卡点”途远驿站、莫日根广场、赫哲民俗展示馆。当然还有我们要重访的,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学校——乌苏镇赫哲族学校。

  时隔3年,最东国门学校的变化让我们眼前一亮,首先就是名字的变化:从抓吉镇中心校到乌苏镇赫哲族学校。

  见证幸福的“撮罗子”

  “看看变化大吧?‘半年一小变,一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说的就是我们!”活力十足的校长艾国文满脸自豪,“还记得吗?3年前,这里全是沙土地。现在不仅建了标准化百米塑胶跑道,还建了和城里学校一样的绿茵足球场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艾国文说得正热闹,六年级学生霍东瑾和冯凯抱着足球飞奔过来,非要展示新学的射门技巧,在绿茵茵的足球场上踢得欢快。

  “从前学校没有室内卫生间,室外厕所离得又远,寒冬酷暑,师生们跑来跑去,真是不容易。现在每个楼层都有卫生间,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艾国文说。

  近年来,抚远市高度重视乡镇学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现在班班通网络,理化生实验不再“画饼充饥”,可移动的白板一体机更为教师教研、教学提供了方便。

  操场上5个帐篷似的灰白建筑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艾国文继续介绍:“这就是传说中的‘撮罗子’——从前,赫哲族人用木头和树皮搭建的简陋屋舍。现在政策好了,这样的房子再没人住了,但我们要让学生们知道过去生活的艰难,这‘撮罗子’是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见证啊!”

  上午8时,上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主动排队,进入教室。操场上瞬间寂静,半空中的暖阳照射在矮趴趴的“撮罗子”上,照射在教学楼前“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红色大字上。

  德艺双馨的“莫日根”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们正在和56岁的教师宫福云一起做鱼皮画。课间,穿着亲手缝制的鱼皮衣,宫福云和学生们载歌载舞,脸上全是幸福的笑。2021年4月,宫福云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她选择了延迟退休,继续在校任教。

  2016年5月24日,是个令抚远人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抚远市,并亲切嘱托要“把赫哲人的歌声和幸福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被宫福云牢牢地记在心里。每逢节假日,她就与同为教师的爱人张国臣一起到偏僻的渔村找赫哲族老人聊天,了解民族风俗,学习鱼皮画制作和赫哲族歌舞,回来后再教给孩子们。

  现在,在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圆满完成的前提下,学校相继开设了鱼皮画、赫哲语、歌舞、民族传统体育等特色校本课程。现代与传统结合,传统在现代中发展。学校有了第一支赫哲族歌舞表演队,排练《乌苏里船歌》等参加市里的汇演;宫福云指导学生陈馨蕊创作的鱼皮画《乌苏江畔》,将被收入画册在全国发行。

  作为市级鱼皮画传承人,宫福云就是师生心中的“莫日根”——在赫哲语中意为“英雄”。年近六旬的她依然坚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热情却和初次登上讲台时一样。张国臣也在这所祖国最东端的乡村学校一干就是38年,像五花山的白桦深扎了根。

  乌苏镇赫哲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曹玉娟说:“学校里,有10名教师在这里坚守已经超过了30年。他们是教师,是共产党员,是百姓认可的‘莫日根’。”

  热情洋溢的“乌日贡”

  “2019年10月17日,以‘让赫哲文化在我们这里传承’为主题的‘五校一体’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活动中,大家就校园建设、学校管理、双语教学、赫哲文化教育教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我们学校学生表演的舞蹈《赫哲鱼娃》,充分展现出赫哲人的热情好客,赢得大家的夸赞。”艾国文说。

  活动第二天,“校园乌日贡大会”如期举行。白天,“顶杠”“鱼王角力”“射箭”等具有赫哲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精彩不断。夜幕降临,师生们围着篝火,唱着欢乐的“伊玛堪”(赫哲族民间文学说唱)。

  赫哲文化就像是一颗文化火种,点燃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乌日贡’在赫哲语中是‘喜庆吉日’的意思。学校特别注重围绕特定的节日开展特定的活动,关注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如开展‘走进军营、致敬英雄’‘我为党来唱赞歌’‘我和国旗合个影’‘我把阳光装心中’‘我为祖国守边疆’‘我是红色宣讲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筑牢学生的爱国情感。”乌苏镇赫哲族学校教导主任张喜丽说。

  “今年5月,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落成,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试验田。教师带领学生种植瓜果、谷蔬,开展‘种植知识分享会’‘劳动成果品尝会’。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成长中劳动。”艾国文望着一块块生机盎然的试验田充满期待,“那时,校园‘乌日贡’大会上,相信又会增添新的内容。”

  18时48分,夕阳的余晖倾泻在辽阔的乌苏里江面上,远处的赫哲族村不时传来“伊玛堪”欢乐的说唱。(通讯员 柴玉平 本报记者 禹跃昆)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