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传媒大学:打造“人同心”文化图景

2021-10-2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儿童推普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举措,亟需加大培训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力度,亟须动员一批志愿者去“前线”支援。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也正是我国方言、民族语言复杂的地区。

  基于此,中国传媒大学组织发起了一系列语言精准帮扶项目:“语同音”工程。该工程秉持“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的理念,用语言精准帮扶的方式,发挥语言传播和融合传播的优势,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着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教育帮扶、乡风建设、乡村育人的综合效果。

  “语同音”工程具体包括调研摸底、分析研讨、“学前学会普通话”评估、搭建语言服务公益平台、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等方式,按计划有序推进。聚焦一个核心、两个主题、三个主体。一个核心,即语言。将语言作为交流载体和文化本体,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发挥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功能。两个主题,即乡村故事、红色故事。乡村故事呈现美丽中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谱系。三个主体,即孩子、师生、媒体。服务乡村孩子,师生公益行动,媒体平台助力。

  “语同音”工程本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投资未来的理念,协同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大学功能,特别是大力发挥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功能。活动以小切口贴近服务对象生活,注重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更高标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讲好红色故事的能力,和孩子们一起挖掘红色文化,让更多人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在语言帮扶工作推进过程中,学校师生摸索出了一条走进基层(乡村学校)、凝聚智囊(请进高校)、聚焦孩子(摸底规划)、云端教育(城乡携手)、志愿行动(爱心接力)、立体平台(“互联网+”模式)多环节互相协同的经验道路。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