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以回信精神为指导做好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

2021-07-2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清华大学

  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回信后,清华大学及时组织学习,认真领会回信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做好来华留学生培养、国际传播等工作。

  掀起师生共学回信精神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方针,清华大学及时认真组织学习。6月22日,学校向师生传达回信精神。6月23日,学校常委会和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后,在学校部署下,国际处组织召开专门学习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精神。来自加拿大、韩国、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加纳等10多个国家的20名来华留学生和国际处教职工、校研究生会学生共同参加学习。全校师生还通过其他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超过20个院系部处的教职工积极反馈学习感想。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积极传播学习情况,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采访报道了一位德国籍学生秦赫宸(Jakubke  Adrian He Chen)和一位美国籍学生李依川(Li Adam)的学习感想。

  师生们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积极援助其他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是最好的中国故事。清华大学要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促进国际学生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全世界。

  做好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来华留学生培养事关民心相通大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好机会。学校在工作中积极思考,积极开展交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让国际师生更好地了解中国,通过亲身经历更好地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真实的面貌和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清华大学坚持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在教育教学、校园生活、文化活动、实践实习等方面全面推进中外融合,使中外学生获得一样的学习经历和在校体验。通过“感知中国”暑期项目、“走进企业·深入中国”系列参访,以及“洞察中国”等各类项目,吸引和鼓励来自全球的来华留学生全方位接触中国,深入认识中国。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每届招收的学生80%为国际学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期望,书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让学生们深入实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书院最具特色的“中国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中国的不同地区,并深入调研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主题相关的研究课题。在指导教授的带领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考察相关企业和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农村、基层社区、学校和养老机构等不同的实践基地,与省、市、县、村各级领导进行座谈,在鲜活的体验和丰富的实践中让学生触摸到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并在交流和思考中探究中国发展模式的亮点与特点。由于疫情原因,第五届大部分学生无法入境亲身参与实践,但书院坚持为学生们了解中国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改变讲座形式、增加话题多样性,共进行课程讲座近30场,内容涵盖中国户籍制度介绍、地理、历史、文化名胜、功夫、饮食等各类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在线上也能获得“中国经验”。

  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工作,清华大学积极组织和鼓励来华留学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来自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的中外学生参与拍摄的短视频作品《新年的礼物:清华海内外学生共迎新年》《清华人的一天——在清华爱上京剧的国际学生》等多部作品在“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短视频和征文大赛中获奖。学校还着力培育清华全球传播学生使者,来自白俄罗斯的苏小小(Kaligaeva Ekaterina)、法国的丹凤(Katherin Thouvenin)等8名学生获得首批“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学生使者”荣誉称号。

  深入贯彻落实回信精神

  6月28日,清华大学刚刚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先进大会,学校党委书记陈旭发表讲话,提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继续奋斗,进一步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清华大学正在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新的全球战略,来华留学生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也确立了在人工智能治理、在线教学、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四个领域聚焦,为全球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公共平台。同时,继续做好清华大学发起创立的世界慕课联盟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工作,建设更多外文版慕课和在线融合课堂,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为国际学生培养指明了方向,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清华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大力培养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国际人才,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