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江苏召开全省教育大会 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

2019-07-1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辑〔2019〕第22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5月16日,江苏召开全省教育大会,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加快推进江苏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大会基本情况

  江苏省教育大会是在江苏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推动新时代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会议。大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引领方向,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动员全省上下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省政府副省长王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财政厅,南京市、徐州市、南通市等5家单位作交流发言。会上讨论了《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征求意见稿)》《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出席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委省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各设区市市委书记、分管市长、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参加会议。

  二、大会主要成果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引领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立足于新的时代方位和使命,从江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更加突出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更加牢固地站稳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民立场,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公平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教育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为人民素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省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育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0%以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整体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连冠”。

  (三)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会议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坚持正确方向,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环境变化,强化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讲究方式方法,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知行合一、道德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通过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教育,在学生心里播种浇花,不断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突出师德引领,切实加强德育力量建设,重视班主任、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德育的施行者,形成德育合力。

  (四)聚焦供给侧打造江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要聚焦供给侧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着力扩大学前教育有效供给,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原则,让全省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园上、就近上、上得起。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落差,着力提升师资水平,坚决治理各类违背教育规律、干扰教育秩序、破坏教育生态的现象。全面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多措并举办好综合高中、综合班,创造更优更好的条件满足学生选择。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层次,着眼于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时代需求,重点发展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输送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力支持创建更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发挥高校作为创新源头和主阵地作用。深入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把让江苏的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得起、上好学作为改革基本取向,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积极组织实施好高考综合改革,扩大教育对外交流。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为党为国育人育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把教育领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着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德育模式,切实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聚力高质量发展主线,打造江苏教育现代化特色品牌。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更加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形成比较优势,提升竞争力影响力。优质发展基础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创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高品质高中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与内涵项目建设。融合发展职业教育,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培育一批产教联盟,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实施中职“领航计划”、高职“卓越计划”,打造一批产教融合领军学校;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好《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法治方式促进产教融合。内涵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化解“有高原缺高峰”状况;推动建立省市共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机制;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四大专项”,促进高等教育“由大变强”。

  (三)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照人民群众对更加优质、多样、个性教育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切、百姓关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从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入手,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指标体系,引导学校将办学治校的重点放到立德树人上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大幅度减少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尽可能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为潜心办学治校创造良好环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坚持德育和能力并举,既要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如何学习,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适应社会,让广大学生掌握仰望星空树立理想的方向,增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本领。

  (四)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以“好教师”团队建设为引领,促进教师师德水平整体提升。做优做强教师教育,促进高水平大学举办师范教育,培养新时代优秀教师,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推动省级编制统筹,试点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备案制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幸福从教。

  (五)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汇聚教育事业发展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和担当办教育、抓教育,牢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全省广大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探索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在学校的实现形式,强力推动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奋力开创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