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1-06-02来源:封面新闻

教育部:《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首次推出

  6月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教育部首次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在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法律上明确普通话与简化字的地位、将普通话教育适度融入考评体系、粤港合作推进普通话教学等具体建议。

  据了解,《报告》遵循区域协同发展导向,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核心内容为纲,以语言生活领域为目,从“区域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活”“科技产业语言状况”“交通体系语言状况”“生活服务语言状况”“行政司法语言状况”等5个方面,勾勒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的面貌,并以之为基础提出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和语言服务建议。

  《报告》从不同角度分别考察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语言状况及相关规划,调查了大湾区粤方言和潮汕方言两种主要方言的传承状况。《报告》分析香港“两文三语”的现状,尤其是澳门在回归进程中,中文作为正式语文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澳门回归以来,双官方语言架构确立特别是普通话推广取得瞩目成效,成为“一国两制”方针下语言规划的成功范例。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坚定不移先行先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用普通话统一深圳语言”,推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双语双方言研讨,实施全民阅读,发布城市全民阅读报告,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匹配的成就,通过国家通用语言建构起新的语言共同体。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和多语种人才储备必不可少。粤港澳三地应加强语言人才培养协同规划,香港发挥英语辐射英语系国家作用,澳门发挥葡语辐射葡语系国家作用,强化英语和葡语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广州、深圳等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相关多语种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语言是其中的重要工具和关键媒介。基础设施等“硬联通”方面,《报告》全面考察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粤港澳通关系统的语言服务情况。行政司法、市场机制等“软联通”方面,《报告》对粤港澳三地的政务文本、法律文本语言状况以及仲裁机构的语言使用状况做了个案考察。

  《报告》提出,总体而言,语言服务在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方面持续完善,但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种语言环境建设工程要将信息传达的速度和效率作为第一诉求,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科学规划。

  此外,粤港澳三地还需进一步做好语言政策规划,加强语言与国家认同,挖掘语言资源红利,做好语言能力和语言服务建设,以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